“還有前殖民地。”楊銳用英語給他加了一句。
累慘了的翻譯終於歇了下來。
弗蘭奇再次苦笑,說:“對的,還有前殖民地,但我要說,我們與世界各國的關系,是不斷改善的。”
“或許吧。”
“我們想在多一些的地方,建造輔酶q10的工廠。”弗蘭奇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楊銳皺眉:“咱們談過這個問題了。”
“我知道,你拒絕了,但我再次鄭重的提出,希望你能慎重考慮。”
“為什麼?”楊銳問。
弗蘭奇有些慌亂的說:“沒有為什麼,我們認為一家工廠不能滿足輔酶q10的需求,就戰略性來說,我們需要更多的工廠才行。”
“你們搞價格戰,我是吃虧的,産能增加,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楊銳搖頭不信。
就全球目前的輔酶q10産能,再增加一個工廠,距離飽和還遠遠不夠。無論是銳捷工廠還是捷利康公司準備自建的工廠,都屬於半化學合成法的第一代工廠,成本比組織提取法大大降低,産能卻不一定,即使投資近千萬美元,産量也不會超過西捷工廠的三倍,也就是一年一噸是高資料了,而全球在輔酶q10方面的需求遠不止十噸級的規模。
但是,市場需求再大,總有一個極限。
一口氣興建兩個工廠沒關系,三四個,五六個,總有玩壞的時候。
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旦改變,最慘的自然是目前佔據市場地位的日系工廠,可西捷工廠和未投産的銳捷工廠也會受到損失。
楊銳之前為此拒絕了捷利康,而弗蘭奇再次提出這個要求,就讓楊銳無比的好奇了。
這是明知道要被宰,還爬上桌子的節奏。
是什麼讓他們有如此的信心?
弗蘭奇熟悉楊銳,沒有再打馬虎眼,只是踱步到了院子裡,然後對隨後而來的楊銳道:“我們可以用別的方式來補償你。”
“哦?”
“專利金。”弗蘭奇是咬著牙,說出這個詞的。
規模越大的工廠越是不願意支付專利金,因為專利金是按照産量來收費的,等於憑空增加了産品的成本,且是不變成本。
最有名的專利金當數可口可樂的瓶子,某人設計出來的玻璃瓶,因為與可口可樂簽署了專利金合約,以至於可口可樂每生産一瓶該種瓶裝可樂,都要支付1美分。又因為本計劃少量生産的玻璃瓶變成了主力産品,此設計師竟而得到了過億美元的報酬,遠遠超過了設計費本身。
輔酶q10的專利金自然不可能是1美分的,而捷利康一旦大規模的建廠,産量也不會少。
楊銳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弗蘭奇,問:“你怎麼能提出這個要求?”
“不能提嗎?”弗蘭奇糊塗了,這莫非是中國人的節日風俗?
楊銳笑了:“這個要求由我提出來才正常吧。”
弗蘭奇送了一口氣,又趕忙道:“每公斤的專利金500美元,我們今年的計劃是5噸以上。”
每公斤500美元的專利金,相當於銷售額的5,利潤的15,就目前來說,比給15的股份還要爽快。
5噸的産能也很不少了,捷利康至少要新建3個相當於銳捷工廠規模的新廠子,而專利金總額,將達到令人乍舌的250萬美元,而他們若是建造更多的工廠,必然要繳納更多的專利金。
楊銳完全不明白了,問:“發生了什麼事?”
弗蘭奇沉默了一會兒,苦笑道:“有訊息說,日本人準備更新工廠了。”
“更新成什麼樣?”
“很有可能也是半化學合成的路線。”
“不可能。”楊銳被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轉瞬低聲道:“我的技術分佈很全面,他們就算有技術儲備,也不可能短時間突破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