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四方情況
荊州如今的文武分工是很明確的, 有關軍事方面的事情,陸離負責管理後勤相關。
倒不是說曹操認為陸離只能管理後勤,而是陸離明顯更加擅長管理後勤, 而且在這方面擁有充足的經驗。
相比較起來, 在行軍打仗方面,陸離顯然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出色的地方。
這種沒有不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純粹就是完全沒有機會去做,故而沒有經驗,而沒有經驗, 沒有成敗,自然也無從得出能力優劣的結果。
在這個時候,也差不多到了要求穩的時候了, 曹操不可能放著有經驗的不用,去賭陸離到底是不是個被埋沒的軍事奇才,而陸離自己對自己知根知底, 也完全沒有在這方面出頭的想法。
大家彼此都對自己心裡有數, 也都走自己最擅長的路,為所在陣營奉獻著自己最大的力量,並且會從領頭人那裡得到應有的報酬,完全可以說進入了一個正面迴圈之中。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公平二字, 這樣的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不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可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意想不到、天意難測倒是時時刻刻。
我們能贏嗎, 我們會贏嗎?
陸離以為自己會很忐忑,他以為自己會焦躁不安,他以為自己會日夜難眠, 可一切他以為的情況都不曾發生。
他就只是按部就班的將一切做到自己能夠做到的最好,然後, 不是靜待命運給出答案,不是期盼天命的垂憐,而是相信自己的同僚與老闆不會令人失望。
他們從未讓人失望過不是嗎。
比起盡人事聽天命,果然還是聽人命更加好一些吧,陸離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前世看過的熱血漫畫,這也就是穿越到了歷史頻道,換成是熱血頻道的話,只要喊著友誼啊,羈絆啊沖上去,一般很難會輸吧。
小小發散了一下思維,陸離又忍不住想要嘆氣了。
亂世非常不好的一點就在於,戰爭說開始就開始,完全不遵循避開春耕的種田規則。
雖然也能夠理解,畢竟戰機轉瞬即逝,打之前要先說一聲的形式主義戰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發展不下去了。
可是……
只能說幸好不是在荊州打,至於益州,先讓劉璋頭疼著吧。
不,考慮到對方那個做派,對方可能並不會感到頭疼。
明明還不是曹操的地盤,陸離卻已經忍不住開始貸款擔憂上了。
那或許還不是曹操的地盤,但遲早會是的,實在很難不擔心那群人將地方糟蹋的太過,之後收拾爛攤子都不好收拾。
畢竟陸離幹得,真的是收拾爛攤子的活。
陸離在這邊做著後勤保障,前方攪入益州大亂鬥的主力目前是夏侯淵,而曹操正在準備趕來的路上。
劉璋那邊原本是渾水摸魚的一個狀態——兩方都不幫不說,還兩方都要趁機偷偷摸摸打。
但是有張松在,劉璋那邊很快就變成了準備配合著曹操打,說不定還能一步到位成為對方的自己人,然後讓他繼續做一州之主也不是沒希望啊。
就算他這邊官路斷了,但他又不是沒有兒子,子嗣的官路不斷,這不就是往上走的一個象徵嗎。
考慮到曹操很可能要改朝換代,漢室宗親怕是沒有辦法繼續當下去了,做一做新朝的世家豪強也是一個不錯的奮鬥目標嘛。
劉璋這個漢室宗親看得很開,他沒有什麼光複漢室的想法,畢竟天子都有子嗣了,就算絕嗣,這皇位也輪不到自己身上來不是。
況且天下漢室宗親何其多,他們這一脈是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的後裔,真的是遠到沒有什麼爵位或者封地可以繼承的那種。
當初他親爹靠著漢室宗親的身份也沒有謀得多麼大的官職,後面主要還是靠著自己努力向上奮鬥得到了一切。
這裡面漢室宗親的身份不能說沒有起到一點幫助作用,但幫助作用確實沒有那麼大。
換到如今這個時候,漢室宗親的身份反而成為了一種枷鎖與危險。
反正劉璋沒有非要對得起列祖列宗的想法,他也沒有這個本事,他認了。
就這樣,在劉璋的“認命”下,很神奇甚至可以稱之為很荒誕的一幕出現了。
原本大家都以為接下來要麼是曹操打揚州,要麼是曹操打益州,結果現實情況是益州牧配合著曹操一起打漢中與劉備。
嗯,這場面誰看了不說一聲長見識呢。
反正陸離也覺得挺長見識的,劉焉要是知道自己兒子是這麼樣子的一個兒子,也不知道當年還會不會據理力爭的非要在地方上設定州牧了。
哪怕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陸離依舊記得那場自己在朝堂上失敗的辯論賽。
雖然說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有著陛下幫忙拉偏架的他妥妥的雖敗猶榮,可陸離半點不這麼認為,失敗就是失敗,不會有什麼可光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