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接過信展開,這封信是劉備那邊送過來的,內容也很簡單:結盟。
至於為什麼結盟,那自然就更加簡單了,自然是為了對抗曹操。
誰都看得出來曹操那邊的強勢,弱勢的兩方抱團取暖豈不理所應當。
劉備那邊所求的報酬也很簡單,就是求一安身之處,最好就在荊州,他甚至願意像是以前幫劉表防備曹操一般,事成之後幫他們做己方與曹操之前的隔離帶。
僅從這封信本身來看,可稱得上是誠意滿滿了。
此次幹脆利落的攻下了城池,倒是讓自己陣營中部分唱衰之人閉上了嘴巴,只要遏制住曹操的發展,這日後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呢。
要知道曹操已經老了,他的歲數可是孫權的兩倍有餘。
這個年齡差,真的只要孫權這邊不是倒黴到直接撞上疫病又或者如黃祖那般,真的就是拿命耗都能夠耗死對方。
別人說靜候時機,以待天時,那未必能夠等到,但孫權真的希望大大的有。
而且現在明擺著是敵強我弱,硬碰硬他們實在比不上對方硬,那自然要想盡辦法進行拖延了。
跟劉備合 作,倒也不是不能考慮。
孫權如今將這封信拿給周瑜看,明顯就是有所意動的。
孫權:“公瑾以為如何?”
理智上週瑜認為此事有可行性,可感性上他莫名覺得劉備此人是個不遜色於曹操的威脅。
可感性上再是覺得對方不遜色,實際情況卻是對方實實在在還是遜色的。
周瑜:“明公可送劉琦前往送信以示誠意,而若劉玄德當真有心,自會親來見之。”
強弱是相對的,比起曹操,他們都算得上是相對弱勢的存在,可他們雙方相比的話,自己這邊明顯還是強過劉備的。
不說結盟是否能成,便是可以,總也要分個主次有序不是嗎。
孫權瞬間便聽懂了周瑜話中隱藏的意思,他對於劉備沒有什麼惡意,卻也不存在什麼好感,更不可能為了對方一個外人跟自己人別勁。
孫權:“公瑾此言甚妙,便依此辦。”
說著,他提筆立刻寫下了一封要讓劉琦帶去給劉備的信,寫完晾了一下,遞給了周瑜。
孫權:“如何?”
周瑜:“瑜以為妥當至極。”
這邊兩個人你誇我、我誇你,氣氛可以說是相當好了,而劉備那邊收到訊息,感覺卻沒有那麼明朗。
在這個時候跑到人家的地盤上去,這要是一個心意不合,妥妥的便是一場鴻門宴了。
劉備倒是從不缺少冒險的勇氣,可也不僅為前路莫測而憂心。
諸葛亮寬慰道:“這結盟之事,前期不免你來我往,孫氏之意我等也無需盡數從之。”
說白了,這是要結盟,而不是要追隨人家,沒有必要人家說聲你過來見面,咱們這邊就非常聽話的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