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二合一含一章營養液加更)
事情是怎麼發展到這個模樣的, 哪怕陸離作為當事人之一,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還是怎樣,他都說不清楚了。
他就記得喝酒之前, 自己在袁紹墳墓邊上挖了個坑, 將由對方長子送過來的玉佩埋了進去,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那玉佩還被曹操經過手呢,陸離連盒子都沒有換一個,他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看著對方半點不曾猶豫的就將玉佩還了回去,曹操都忍不住為袁紹感到心塞。
對於袁紹而言, 如果說自己好好藏著的玉佩被兒子送出來是一種紮心,那麼陸離當著曹操的面物歸原主怕是另一種了吧。
陸離:其實還有一種,比如說明公你拉著我在本初墳前喝酒。
這世上能夠供人喝酒的地方多了去了, 怎麼就偏偏要來人家墳墓前喝呢,雖然這種行為是陸離最先帶著曹操做過的,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此刻不明白曹操到底在想什麼。
畢竟他了解自己的親爹, 對方是真的不會介意自己這種行為, 說不定還要欣慰自己的古板兒子終於變得開明瞭,那可是個死前能夠說出自己死後讓兒子隨意鼓盆而歌的存在。
但袁紹就不一樣了,對方的魂魄要是在此處,說不定正走地雞一般的來回轉悠, 順便罵他們兩個不當人。
說不定對方如今就在這麼做呢,可惜生死實在是個大結界, 我在這邊,你在那邊。你或許看得見我,我卻是看不見你的。
看了一眼被刻在墓碑上的故人名姓, 陸離將目光放在了曹操身上,他可不認為今天這一系列走下來, 對方是純行為藝術沒有後文。
雖然在等待後文,但陸離也沒有做出一副看破一切的樣子,好似恨不得直接告訴對方,我已經看破你的套路了,快別裝了,趕緊直奔主題吧。
人與人之間在某些時候是需要一點儀式感的,所以陸離幾口酒下肚,做出了一副憶往昔、嘆今吾的架勢。
他們都已經不再年輕了,不過這個年紀正是闖的時候呢,承平年歲,到了這個歲數,有家室、有條件卻連九卿的邊都還沒有摸到的大有人在。
甚至還有不少人,這個年紀了才剛選擇出仕呢。
他們東漢皇帝可能活不長久,但是很多大臣還是活的挺久的。
這年頭也不講究退休,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下,還真的沒有特別容易往上爬。
很多人都覺得若是劉宏還活著,陸離如今怕是三公都當得,可實際上不會的,雖然待遇級別真的極有可能達到三公的層次,但按照劉宏那個態度,陸離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就要在侍中這個位置上焊死了。
倒不是說侍中的位置不好,但天子近臣實在是個耗費心力的活。
心裡雖然亂七八糟的想了一大堆,但陸離半點沒有展現在面上。
半晌過後,曹操開口道:“當年伯安山中言語,於操而言可謂是振聾發聵,經久難忘。”
陸離沒有順著對方的話說,反而調侃道:“明公當年可不是這般說的,你當初可是生怕我去陛下面前發瘋。”
這是明晃晃的拒絕相關談話的言辭,陸離清楚曹操想要說什麼,但他這個時候不想要說這個。
他怕繼續說下去,自己就要被對方給說服了。
雖然就算他沒有被說服,好像也阻止不了曹操的決定,但他就是要站在反對保守黨的立場上絕不動搖。
明公我跟你講,哦,我沒有辦法跟你講,但我心裡老清楚了,那孫權與劉備未來可是大麻煩,一定要趁著他們還沒有長起來斬草除根。
至於沒有孫權劉備,會不會有王權、包備一類的存在,便是亂世出英豪,那英豪也不是地裡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陸離不想談,曹操卻是真的想要談:“當年伯安頂著觸怒陛下的風險,也一定要為民請命,與我言鄉間村中夫妻別,淚比洛陽殿上多。”
陸離也不準備否認自己說過的話:“舊日言語,不想明公竟然還記得,這些話便是放到今日,我仍不覺有錯。”
曹操:“因為伯安這些言語,我曾經以為伯安會排斥兵事。”
陸離看著曹操:“明公以為的是對的,我曾經不喜兵事,此心至今未改。”
“正因如此,才要以兵事速結兵事,如此方可減少兵事,明公以為如何?”
曹操:“伯安可曾想過,頻繁的兵事未必能夠結束兵事,反而加重百姓苦難。”
陸離承認這種說法:“明公所言不無道理。”
但是:“可若是姑息養奸、養虎為患,到時僵持不下,怕是要造就更為長久的苦難。”
在曹操開口之前,陸離搶先一步看著袁紹的墳墓感嘆道:“今日與明公至此,見本初之墓,心中不免雜念叢生,若是當年本初於明公勢弱之事便出手,或許也不會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