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上雖然有過相關言語,但要說已經約好,那倒也不至於。
就純粹是活著的時候提過幾次,可直到對方去世,這件事情都沒有明明白白的定下來。
約定本身便沒有,守約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陸離只需要說出真相,便可順理成章的結束這一話題。
在這種事情上,他是沒有必要騙人的。便是劉協不願意相信,又能奈何得了陸離什麼呢?
可他沒有說出昔日真相,只是對著劉協道:“我曾與司空有言在先,如今言行抉擇,日後自有我自己去與先帝分說清楚,與他人決然無關。”
“陛下放心,日後臣與先帝自有再見之日。”
他好似答應了,又好似沒有。
東漢講究一個事死如事生,所以後事、陪葬處理的格外齊全。
陸離如今這番言語,倒是將劉協的不平堵了個幹幹淨淨。
他都要死後自己去跟先帝分說了,誰還能拿著先帝的恩義對著他指手畫腳呢。
如今陸離為衛尉,所著服飾與侍中之時並不相同。
正如他的人,也與過去再不相幹。
陸侍中是屬於先帝的,不用以姓氏與他人進行區分的獨一無二,與自己又有什麼相幹呢。
劉協看著對方面向自己緩慢後退出一定距離,然後轉身離開。
他好似從中看到了許多東西,是陸離,又不只是陸離。
那曾經是屬於大漢的美人,是站在天子身邊的熠熠明珠,是天命垂青的代表與象徵。
可是現在,他屬於別人了。
劉協看著對方離去的方向,對方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視線之內,他卻好像看到了過去那個跟在父皇身邊的自己,他們一起注視對方下職離開。
每每那個時候,他好似都能感受到屬於父皇的失望。
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說,父皇喜歡陸侍中喜歡到恨不得一刻不離,劉協可以作證,那些人沒有說假話。
再見了,父皇的陸侍中。
————————————————————
陸離倒是不知道劉協心中有那麼多活似文藝青年的想法,他要跟著一起往鄴城搬,事情還是挺多的。
陸離對待自己人從不虧待,他跟著曹操的命令搬遷,也沒有忘記自己人,比如說秦俊。
有陸離在總是官運亨通的秦某人,面對上司的帶飛邀請,猶豫再三最後選擇了拒絕。
是的,拒絕。
秦俊:“許昌的生活很好,很平穩,家中人多不願顛簸,我也無向上之心,願留此處,以安餘年。”
這個回答放在幾乎人人向上,許多人甚至因為要被留在這裡而悲憤不已的許昌,似乎挺格格不入的。
屬於要是說出去了,絕對要被人憤恨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陸離作為被拒絕的上司,反而挺能理解對方的這種想法的。
躺平又有什麼不好呢,要不是他沒有這個條件,他也想躺平。
不過秦俊的躺平跟陸離的躺平還是不同的,他能看出對方眉宇間帶著與話語並不相符的不甘心,但對方又很是堅定如今的選擇。
他對前途是有渴望的,只是比起前途,他更在意家人。
這個年代出行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別說老人孩子,便是青壯年,也可能因為途中顛簸、水土不服廢掉半條命。
況且曹操等人離開許昌,對於被放置在這裡的劉協等人而言或許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對於生活在許昌的百姓而言,倒也並非全然壞事。
真要說的話,這般的許昌比起曹操在時反而更加安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