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三合一含兩章營養液加更)
劉協不明白, 劉協怎麼也想不明白,劉協不願意去想明白。
對於陸離會去迎接自己的皇兄與何太後,劉協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曹操一家是跟陸離一起過年的關系, 他們劉家難道便不是了嗎, 他們可比曹操早多了。
可為什麼後來者居上呢,自然是因為曹操那個學人精他又爭又搶。
劉協如今舉目望去,最後視線竟然只能放在自己的後宮之中。
伏皇後有孕了,但這個不知是男是女且還未平安生下的孩子,顯然不會對明哲保身的國丈有什麼觸動。
面對這個孩子, 劉協倒是不似之前董貴人懷孕時感覺那麼複雜。這不是伏皇後與董貴人存在區別,而是伏完與董承相距甚遠。
很快,兩人的相關訊息就擺在了劉協的桌案之上, 這是他可以擇時召見的意思。
不過真要召見,能被召來的也只有劉辯。
畢竟何太後那是先帝時期的皇後,他名正言順的嫡母, 哪怕他是天子, 大漢素來以孝治國,萬萬沒有讓長輩來拜見晚輩的道理。
他當然也可以不召見,但如今他已經沒有了權力,難道還要放棄情誼, 讓人認為他是個無情無義的人嗎。
劉辯等人在安排的住處修整好,便收到了來自天子的召見。
當然了, 肯定不能直接說是召見這般公事公辦,而且他們之間也算是一種先帝與新帝之間的關系,劉協那邊給的是要一敘兄弟之情, 只是他身為天子不好隨意外出,只能勞煩兄長奔忙了。
何太後對於劉協可不存在什麼好的感官, 畢竟天子之位從自己兒子手中被奪走,哪怕辦事的人是董卓,可劉協這個既得利益者難道便全無過錯了嗎?
她可不會想劉協雖然當了天子,但也只是個無權的傀儡,天子就是天子,便是傀儡那日子也勝過世間不知多少人了。
況且她跟劉協可是有著殺母之仇在身上的,當初要不是因為這個讓自己的皇後之位險些不穩,劉宏一共也沒有多少孩子,再加上桓帝因梁皇後絕嗣的事情擺在那裡,她早就送劉協下去陪他母親了。
現在風水輪流轉,縱然對方不敢對自己有明面上的為難,可兒子要對著他屈膝,何太後心中滿是不甘。
哪怕當初在袁紹那裡,他們也沒有多麼養尊處優,可昔日舊人到底是不一樣的。
人有的時候非常奇怪,可以接受在外人面前受辱,卻無法接受在自己人面前難堪。
何太後心中不平,劉辯又何嘗不是心中複雜呢。
如今要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並不算形容巧妙,但那份感覺,確實是非常微妙。
他安慰著自己的母親:“母親勿要擔憂,我與陛下骨肉至親。”
何太後看著眉宇間不帶鋒利的兒子,恨鐵不成鋼的同時,又不免帶著幾分頹唐的釋然。
這般也好,這般才能活下去。
便是要爭又有什麼用呢,爭得過劉協,難道還能爭得過曹操等人嗎?
何太後因為兄長的原因,心中從未過度抬高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畢竟袁氏的子弟跟著自己兄長做事,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有一部分便來源於自己的丈夫。
她是從來不需要去仰視袁紹的。
可哪怕對四世三公的袁氏不帶有任何濾鏡,在鄴城的時候,在面對坐擁四州之地的袁紹時,她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強大。
那種強大與董卓不同,與先帝也不一樣。
袁紹以前是這樣的嗎,何太後回憶著自己垂簾聽政之時對於下面之人投去的注視。
回憶與現實碰撞,在他們母子隱居民間,于田地之上求生的時候,昔日臣子卻似乎已經扶搖直上。
袁紹是如此,打敗了袁紹的曹操似乎更甚。
人心總是免不了貪婪,得到了一點便想要更多。
只是昔日在樂安郡沒有辦法,後來在鄴城也沒有門路,如今在許昌,似乎也沒有折騰的必要。
何太後看著兒子,心裡那份不甘似乎在叫囂,又在隨著叫囂消散。
她本想告訴對方,不可對劉協小兒卑躬屈膝,可最後她只是看著兒子:“去吧,莫要讓自己受委屈。”
就劉協如今的情況,想來也給不了他什麼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