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二合一含一章營養液加更)
陸離幹脆利落的將犯了事的人懲處了一番, 倒是讓不少觀望之人繼續保持了安靜。
從陸離在樂安郡時起,不少人就看出來了,對方明顯就是外儒內法的典型代表, 甚至他外面的儒都沒有多少, 就差直接外法內法了。
你在這種人手下知法犯法,這不是等著被削嗎。
許昌的安靜並未持續太久,隨著曹操攻下鄴城的訊息傳來,一併傳來的還有隱隱綽綽的政治中心轉移之說。
是政治中心轉移,而非遷都, 這對於劉協等人無疑是一個不利好的政治訊號。
現在天子雖然在,但政治權力的擁有者顯然並非天子。
他與曹操之間的關系,可以說一個提供名義, 一個掌握權力。
看似缺一不可,實際上是權力在控制名義。
權力將名義拋在原地,依舊不影響他使用名義。
可是被權力拋下的名義, 想要掌握權力可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很多訊息都不會是無的放矢的, 哪怕如今只是充滿不確定的影影綽綽,能這般被傳回來本身就已經很能證明一些東西了。
而如果要分析此次傳言為真的可能性大小,那可能性真的挺大的。
鄴城是個好地方,不說本身的防禦優勢, 就說它的地理位置,便非常方便曹操接下來對冀州、幽州以及幷州三州之地的蠶食。
袁紹在坐擁四州之地的情況下, 依舊確定這裡為政治中心,那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這個城市本身的防禦優勢也真的能夠甩開許昌好幾條街,許昌那是妥妥的四戰之地, 別管是袁紹還是孫策,想要對付曹操的時候, 都有過關於先取許昌的建議與計劃。
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之時,從未有人說讓他跑去奇襲鄴城的,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他不想嗎?
如果要分析曹操會不會將政治中心遷往鄴城,那真是怎麼分析怎麼覺得對方這麼幹的好處真的大大的有。
便是不會進行這種遷移,為了接下來進一步得到袁氏的地盤,曹操顯然也是要留在鄴城更加方便的,這時間一久,便是名義上沒有這個說法,實際上也是遷移了。
曹操有了好處,那麼是誰會有壞處呢?
顯然就是被扔在這裡的劉協,或許還有跟劉協一起被扔在這裡的一些老臣。
陸離作為執掌宮門守衛任務的衛尉,似乎也會是被拋下的一員,但別說他本人不存在這種擔心,就連其他人也不會覺得對方擁有這種擔心。
跟那些不懂大漢狐貍精的含金量的人說再見了,這輩子你都研究不明白政治風向標。
鄴城被曹操得到了,原本在鄴城進行繼承人爭奪的兩兄弟,長子袁譚離開之後佔據冀州其他幾郡暫為駐地,袁尚則是直接向北去找自己率先一步跑路的二兄袁熙去了。
曹操等人留在鄴城方便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有兩個人卻被護送來到許昌,此二人正是何太後母子。
陸離與荀彧收到訊息,自然是要對其做出相對應的安排的。
本來許昌因為曹操可能要長時間停留鄴城,甚至是進行政治中心轉移的傳言,就有點像是要爆不爆的壓抑狀態。
何太後母子二人的到來,是非常有可能成為一種導火索的。
便是不能,袁紹那邊作為“亂臣賊子”都妥善安置了他們,總不能到了自己這邊來,跟天子團聚了,反而安置不好了。
荀彧看向陸離:“伯安以為如何?”
陸離清楚對方不是要推卸責任,而是這倆人本就跟他關系最為緊密,也確實是由他出面處理最為妥當。
陸離:“算算時日,明日他們便該到了,到時我去迎接便是。”
“弘農王之妻被陛下安置於園中,到時也可叫他們一家團聚。”
或許唐姬未必願意這般不確定未來的一家團聚,但她能夠平安的生活在許昌,本就是因弘農王之妻的身份,如今便是不願意也只能願意。
本來劉協聽說曹操欲留鄴城的訊息便難有歡顏,想想看,當初董卓要是跟他長久“分居兩地”,何來除賊複權之時,哪怕當時權力沒有回到自己手中,但至少有了回到自己手中的可能。
現在,又聽說何太後母子被送了過來,本就不好的心情越發雪上加霜。
雖然如果他們被曹操留在鄴城,劉協不免要擔憂對方會不會也搞廢立之事,畢竟比起自己這位董卓藉著大家都心裡有數,實際上未曾落到實處的先帝心意立的天子,顯然當初在士人簇擁下靈前繼位的皇兄更為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