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不喜歡回憶以前那些東西,好壞摻雜的太多了,人得向前看。
如今陸離前方,又或者說陸離所在的曹操陣營前方,擋著的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是袁本初。
袁紹那邊有沒有知恥後勇暫且未知,但那邊的繼承人風波,哪怕陸離在許昌都有所耳聞。雖然這跟他們這邊重視對方,情報一直沒有斷過也脫不開關系。
但是能夠鬧成這樣,本身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會出現這般大的爭端,一來是袁紹他自己心偏了,不能當機立斷。
二來,怕是袁紹情況是真的不怎麼好。
在首領情況好的情況下,繼承人的爭端固然也會存在,卻絕對不至於鬧成這樣。
就好像當初劉宏還好好活著的時候,便是有儲位之爭,陸離甚至被點名問過這個問題,但他巧言善辯一下也就躲過去了,何進等人也都不敢有大動作,生怕讓陛下誤會他們這是盼著他死。
可是等到劉宏一病重,一駕崩,那真的是什麼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作為當初洛陽儲位之爭的親歷者與被迫參與者,陸離在這種事情上還是有點嗅覺的。
而對於這個猜測,也可將其稱之為推斷,曹操這邊都是挺贊同的。
本來袁紹那邊戰敗回去就有過對方身體不好的傳聞,現在就看那邊因為繼承人的事情爭成這個樣子,便不是袁紹身體問題,怕也跟袁紹狀態脫不開幹系。
他們又不是沒有見過抑鬱而亡的人,別說抑鬱了,這年頭正當盛年、天天開心的人,都有可能說死便死。
作為世人眼中某人死亡的受害者之一,陸離似乎在這件事情上挺有發言權的。
可實際上他便是真的就這種事情發言,真正想要發言的也不是劉宏的例子。當年所有人都覺得劉宏死的突然,唯獨陸離是早早做好了準備。
對陸離而言,真正盛年並且天天開心卻突然生病亡故的,分明是他親爹。
那真的是說死便死,不給陸離留下絲毫挽留的餘地。
推斷出袁紹那邊情況不好,對待敵人,講究的就是一個趁你病、要你命。
不說別的,至少要給病人創造一個絕對不可能安心養病的環境吧。
想要達成這一點,還有什麼比軍事行動更加合適的呢。
軍事活動的同時,再搭配上些許輿論手段,對於病人已經足夠不友好了。
陸離清楚意識到自己現如今正在跟人謀劃如何推動袁紹盡快死亡,他沒有說什麼我跟本初有交情,我做不來這種事情,在場跟袁本初有交情的可不止是他一人。
這世道就是如此的,異道而行,便不可避免要刀劍相向。
陸離不由想到了當年對方發下的誓言,他對於這種事情其實也信也不信。
袁紹會死在兵鋒之下還是病榻之上不重要,早在對方戰敗之後,便是死局半定。
陸離如何想的不重要,甚至曹操如何想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局勢便是如此,不可能放過他的。
————————————————————
鄴城。
袁紹其實並沒有病到難以起身,甚至他日常坐臥行走處事看起來與正常人無異。
可明明對方這般正常,所有人卻又都清楚對方的病入膏肓。
頭上越來越多的白發,難看的臉色,他的眼睛甚至都沒有神采了。
越是距離近的人越是看得清楚,對方現在真的就是在強撐著一口氣,不願意讓自己奮鬥得來的一切盡數失去。
可實際上眼睛裡面都沒有光了,這心氣也真的聚不起來了。
這一戰打的實在是太傷筋動骨了,便是他們穩住成功抵抗了來自曹操一方的進一步蠶食,那也是擴張無望,只能守著固有地盤被動捱打的局勢了。
倒也不是全無反轉的可能,但沒有心氣真的太要命了。
失去心氣的除了袁紹,底下 的兵將同樣如此,眼看著這一代不成了,明公看起來也活不久了,那可不得將目光投向下一代。
至於選擇的下一代也不行怎麼辦?
行有行的計策,不行自然也有不行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