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袁紹這邊一意孤行的要將輿論戰真的打起來,原本禍水東引討論正統的事情,被他這麼一搞,直接成了雙方近乎實名制的大撕逼。
曹操對此喜聞樂見,比起袁紹雄踞北方,解決了公孫瓚之後,幾乎無敵手的情況。
曹操這邊身處四戰之地——四方都跟別的勢力接壤。
陶謙算是比較好的解決了,但袁術打完,更南邊還有一個孫策,張繡招降了,西邊還有劉表在,北邊的袁紹不提,跟他們雙方都接壤的河內也有一個立場不明的張揚在那裡杵著。
只從對方對呂布的關切來看,這似乎可以被定義為自己人,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嘛。
但問題在與呂布這個朋友,是一個非常反複的朋友。
況且陸離之前去往東郡的路上,也察覺到了張邈與張揚那邊的不對勁,雖然隨著曹操的凱旋,張邈也來到許都成了“京官”,但張揚所在的地理位置實在是過于敏感與關鍵,不是能夠含含糊糊可以糊弄過去的。
這勢必是要擺明車馬,好好看看對方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陸離與賈詡負責跟袁紹那邊搞輿論戰,曹操帶著人在跟張揚先禮後兵,宮中的劉協也不曾閑著。
他看著曹操征討袁術帶回來的戰利品——傳國玉璽。
說來也是可笑,此物劉協為皇子時在劉宏那裡見過許多次,但是為天子後,還真的是第一次見。
當初他跟皇兄被宦官挾持出宮時,傳國玉璽便不見了,後來還是董卓焚燒洛陽,孫堅帶兵清理的時候發現的。
可以說劉協當皇子、當陳留王的時候都見過,唯獨當了天子後反而見不到了。
攻擊他並非正統的說辭中,“未見傳國玉璽反複失錯之事,此天命不眷、不承”,別人可能單純當論點來看,但劉協看到後真的是心裡“咯噔”一聲。
有些事情外人看來是段子,當事人看到的只有心酸。
大漢四百年,何曾見如自己這般的天子。
便是傳國玉璽失而複得又能如何呢,這並非作為自己的戰利品被自己從敵人手中奪回來的。
這是別人得到的戰利品,並將其送給了自己這個人形的戰利品。
今日入宮講學的正是劉備,一進來就看到天子看著傳國玉璽發呆。。
劉備在宮人通報後,上前拱手道:“陛下。”
劉協回神,看到下面向著自己行禮的漢室宗親,抬手免了對方的禮:“將軍且入座。”
“將軍隨司空征討逆臣,可有何教我?”
劉備能夠感受到劉協虛心求教之下,掩藏的拉攏與對力量的追逐與渴望。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
自宦官之後,裹挾他的力量大多都是帶兵之人,從董卓到曹操,中間也就一個王允格格不入,但對方迅速就被李傕等人逼死了,切實證明瞭擁有軍事力量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劉備不曾敷衍,從行軍安排到具體的戰爭過程,再到戰後的處理與安置,他是一點都不藏私的盡數講了。
劉協也聽得認真。
送走對方後,一宮人喜氣洋洋的來找劉協報喜:“董貴人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