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窮途末路
贊同與不贊同的各自說完, 還激烈掰頭了一番,結果抬頭一看,拿主意的那個看起來似乎並沒有理會他們的意思, 自己一個人孤立了他們全部, 現在正不知道在想什麼呢。
哪怕是已經有些習慣了對方某些執唸的眾人,這個時候也不由開始破防了。
明公,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們,你這個時候還在思考陸伯安。
你說你要是真的這麼在意,上次人家來的時候, 你強留下來不就行了,那個時候你非要搞風度,結果現在自己在這裡沒完沒了。
你這到底是要折磨自己, 還是藉著陸伯安在這裡pua我們?!
許攸忍不住道:“明公緣何不言?”
他是站在不贊同黨裡面的,不過他不贊同的原因跟沮授的不一樣,他純粹就是對靈帝的恨屋及烏依舊沒有結束。
況且如今正統人心所在, 皆不屬少帝, 何必非要做無謂之舉。
被眾人等著給一個結果的袁紹,其實並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因為陸離走神,他們說的話他都聽到了,也正因為他都聽到了, 才為這些各有各的道理的計策,遲疑難定。
袁紹沉思片刻:“此事容後再議。”
田豐見不得容後再議:“明公緣何遲疑不定, 此番雖是誤打誤撞,但到底叫我等佔盡先機,正該速定計策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如何猶豫輾轉,坐失良機!”
袁紹心中不快, 卻也沒有立刻發作:“元皓言之有理,只是此事陸伯安怕是已經知曉了,算不得佔盡先機。”
田豐道:“事以密成,言以洩敗,陸伯安會知曉,不也是明公相告,明公緣何一而再、再而三對外人知無不言。”
袁紹不由冷下了臉:“此番事前,誰曾想會有如此結果,元皓莫要本末倒置才是。”
說完,袁紹說起了關於接應袁術的相關事宜,不願談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
不過其實這次袁紹是真的被冤枉的,他可不是知道情況後主動跟陸離洩密,他一開始只以為那是陸離藏匿起來以策萬全的家眷,後面覺得事情不對勁讓人去調查,這才查出了所謂家眷的真實身份確實是家眷。
只不過這個家眷不是屬於陸離的家眷,而是屬於先帝的。
真要說起來,這番在田豐口中的“佔盡先機”,還是源自袁紹對陸離的特殊關注呢。
袁紹不準備解釋這個,畢竟真解釋起來,好像比田豐的誤會還要讓人覺得上趕著。
大家順著袁紹的意思說起了袁術,畢竟袁術也是有點重要的。
袁術此刻的情況是如何的呢?
自從來信向袁紹表達了服軟求接納的意思,並且得到了對方同意接納的回複後,袁術這邊就已經開始準備著去鄴城了。
他此刻正在揚州,要是選擇從荊州那邊繞,不說劉表的態度,這個距離也實在是拉得太長了。
而如果從豫州走,袁術不覺得在正面戰場打不過曹操的情況下,自己一群人有本事走過豫州,再穿過對方的大本營兗州,去到袁紹那裡。
最合適的行進路線,就是從徐州那邊走,到青州跟袁紹那邊的人碰頭。
袁紹給出的回複裡面,計劃的接應方案也差不多是按照這個來的。
至於曹操會不會想到這一點,那八成是會的。可別管他想不想得到,這確實就是最佳的選擇了。
如今關於何太後母子的情況,訊息僅僅只在曹操幾人、劉協幾人以及袁紹那邊流傳,袁術半點不曾得到訊息。
但是在收拾離開要帶的東西時,除了絕對不可能不帶的傳國玉璽外,袁術拿過了一個錦盒,盒子裡面裝著的,是當年陸離為了讓孫堅與他一起前往洛陽,來袁術這裡要糧草時抵押給他的那塊玉佩。
哪怕得到了傳國玉璽,袁術都不曾將其棄若敝履。
事實上當年陸離剛剛跑到曹操那裡去的時候,袁術還想過要給對方寫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