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的任務
信雖然是從呂布的地盤上以呂布的名義發來的, 但明顯是戲志才寫的。
裡面除了明面上袁術那邊的各種情況外,字裡行間也隱藏著些許關於呂布態度有些反複的提醒。
這事放在別人身上可能都要懷疑一下是否存在什麼誤會,但是放在呂布身上, 沒毛病, 這就是呂布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包不冤枉人的。
呂布態度反複一點沒讓人覺得不對,相反,對方一直老實了這麼久,才讓人心裡捉摸不透呢。
陸離這個牽線人面對這種情況也挺無奈的, 所以這就是當初他為什麼非要跟曹操提前知會一聲,聽對方意見的原因所在。
這也就是在東漢,放在秦國的話, 任誰都不會去給呂布 當舉薦人,包被連累的。
便是他跟呂布有著能夠託付家眷的交情,這個時候也沒什麼信心在曹操面前幫忙打包票。
他只能委婉的表達奉先天性質樸, 易為人欺。
——這就是個傻孩子, 老好騙了。
所幸當初這事是曹操自己拍板的,所以也不會來找陸離要什麼擔保,當初既然眼饞人家的本事接納了人家,自然也得接受對方“特別的性格”不是。
況且戲志才只是在信中說了有這個傾向, 這就說明那邊的情況還處於一個他能夠勸得住的階段。
而且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呂布怎樣,當然了, 也不是完全不重要,畢竟當初給他安排的地方跟袁術那邊挨的挺近的,他要是真的被那邊拉過去了, 對自己這邊打擊也挺大的。
但現在更重要的,是要不要對袁術動兵。
這事要是放在原定軌道上, 壓根就不算是事情,什麼春夏不輕易動兵,亂世誰還講究這個啊。
但現在還是要講究一下的,畢竟前腳剛表現了自己這邊重視農事,後腳就要在春耕時期動兵,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郭嘉上前道:“袁術此人素來心高氣傲,非可自持之人。慾望一起,便難自控,稍有火勢,無需風助立刻便漲,如今所轄之地已有怨言,無需日久,必然人皆生怨。”
“人心一失,何人不叛。屆時出兵,攻取更易,上下何人不喜迎王師。”
總結為,袁術那人自制能力不行,咱們就等著袁術那邊搞得天怒人怨、人心盡失,然後可輕易攻破。
陸離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人心之變,毫釐之間,我等早日出兵除逆,乃是順天應民,為救世之人,可若是等待日久,此地自反,我等再去,便是不勞而獲之匪。”
“況天下皆知司空愛民如子,迎奉天子以討不臣,義兵如何能冷眼旁觀百姓受難而不救。”
“放於利而行,多怨。”【1】
兩人各有各的道理,倒也無所謂對錯之分,前者以減輕己方犧牲為主,後者讓自己這邊站上道德制高點獲取大義名聲。
但在出兵問題上,兩人意見還是很一致的,都是主張出兵,只不過主張出兵的時機不同而已。
能被曹操收納進這個謀士小團體的,不僅人人都自有才能,在大方向上跟曹操的步調也都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主戰派。
誰都看得出來曹操今日找他們來,商量的就是如何出兵的事情,自然不會跳出來說什麼出兵不合適。
況且除去春耕時節這個點來看,這次不出兵簡直就是眼睜睜看著錯失良機。
如今袁紹那邊的勢力擴張已經接近四州之地,眼看著沒辦法再擴張了,畢竟再擴就要去跟胡人搶地盤了。
以後世的眼光看地盤,那自然是越大越好,沒有一寸土地是不存在價值的。但是以現在的眼光看,胡人那邊的地盤雖然不小,但也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吸引力,哪裡比得上中原內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