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子親耕
劉備的疑惑並未持續太久, 地方上能夠這麼表現自然是都得到了風聲的,作為自己人,劉備一行人一開始還被當做是許昌派過來檢查的, 一經出現大家立刻更加任勞任怨的表現起來。
知道不是後, 面對他的詢問,被詢問的人也沒有瞞著他。
雖然實際情況大家懂的都懂,但說起來大家不可能直白地說曹司空點我們了,我們從心的聞弦知雅意,大家說的是:“司空於許都以身作則, 我等聞之倍感觸動,遂而學之。”
作為帶起這場學習的重要人物,陸離與郭嘉也不曾在訴說之人的言語中隱身, 大鴻臚如何如何,軍師祭酒怎樣怎樣,反正就是誇, 就是學習先進愛民、重視農事的好榜樣。
這種自上而下影響施為的手段, 非常具有陸侍中的特色。
哪怕時隔多年,劉備現在還能想起來,自己當初因為鞭笞督郵棄官而走後,突然有一天被人找上門來, 說是朝中惦念地方,審查核實地方官吏作為, 尋找在野賢才,他這個當初在征討黃巾時立過功的就這樣被尋找出來了……
這麼多年過去,陸侍中現在是大鴻臚了, 他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 劉備在心中想到。
而巧了不是,陸離在看到轉了一圈回來的劉備後,也有著類似的想法。
劉備的改變不是那種肉眼可見,發生在明面上,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他是那種很內秀,屬於你只要去跟他交談,絕對能夠談出來的。
出門一趟稅收沒收回來,嘴皮子倒是練出來了。
雖然曹操沒有對著他明說過,但陸離知道對方對於每一次出兵,自己都拉著他叨叨的行為,既受用又覺得他嘮叨。
事實上別說曹操了,陸離自己都覺得自己可能有點嘮叨了,如果可以的話,陸離這個i人也不想要每次都拉著對方叨叨個沒完啊。
但現在他的想法變了,他叨叨嗎,不是吧。
他覺得就該讓曹操來見見如今的劉備,對方就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叨叨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徵稅過程中被人敷衍推諉得多了,劉備現在說起話來有那麼點廢話文學的意思在裡面,看得出來對方有在改正,但因為時間短,還是會時不時冒出一句來。
對於這個情況,陸離沒什麼特殊想法。
對方這一趟出門既沒有生病,也沒有被誰幹掉,雖然沒有帶回任何成果,只帶回了一堆各地的特色藉口,但朝廷對於這個結果也算是早有預料,倒也不會抓著拼命苛責。
當然了,也不會有什麼獎勵就是了。
當初的司隸校尉一職是為了讓他出去審查稅收問題名正言順才給的,現在回來了,曹操可沒有準備讓他接手自己這邊的稅收問題。
錢糧是一切的根本之一,不是心腹中的心腹可管不了這個,正好就藉著對方此次的無功而返給對方調了個職。
對方此刻是揚武將軍了,一個雜牌將軍名號,不能說不好,但也沒有特別好,當初劉宏第一次召陸離前往洛陽的時候,給的就是類似的官職,甚至比劉備這個還差一點。
要知道那個時候,陸離可是從郡守一職上往中央調,從地方到中央看起來是升了,但是從一郡之首到雜牌將軍,實際上又是降了。
很多人從後往前看,只看到了陸離一出仕就是郡守,不到半年就要往中央調,妥妥的從一開始就被陛下看重。
可實際上當初那場勾引出了《陳情表》的調職,是妥妥的明平)調暗降。
只是絕大多數人都被洛陽的閃閃發光吸引了,被後面的君臣相得晃到了,沒有去注意最開始劉宏對陸離的郡守一職有過的反悔。
不過拋開陸離的情況不談,看看劉備如今的職位,跟將軍掛鈎的職位,在這個特殊時期,地位高低其實還是要看手裡有多少兵的。
劉備手裡常備猛將,兵其實也不是沒有,當初公孫瓚在跟袁紹的對對碰中完蛋了,他也是得到了一小支兵跟著一同前來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