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大軍出征在外,自然不能再那麼玩,不然也不像樣子,所以最近的社交活動大多是請到家中,一起憂國憂民一番的。
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要有打探情況的。
如果我方一切佔優,那自然是怎麼好怎麼說。
如果我方處於劣勢,那也是故意迷惑對方,優勢在我,不必擔心。
想要出仕的,我家明公禮賢下士,只可惜如今地盤不夠大,才無法安置諸多賢才。
想要討要好處的,我家明公賞罰分明,只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人家想要從陸離這裡打探曹操的情況,陸離打著太極好像說了一大堆,實際上啥都沒說,全是讓人自己猜的似是而非話話術,偏偏又讓人覺得他真是跟我透露了好多東西啊。
而陸離其實也在這個過程中悄悄打探他們的情況,尤其是田産土地情況。
這並不是曹操交待的,而是陸離自己私下裡做的,
具體要利用這些資料做什麼,陸離自己其實都沒有想清楚,可他就是下意識做了。
這種事情別人不可能主動透露給你,旁敲側擊也不現實,大多都是在日常活動與交際中透過對方的行經路線與態度推測。
兗州面積雖然算不上大,卻是人口大州,良田頗多,可受制於古代落後的生産方式,許多田地都還處於一個待開發狀態,而已經開發出來的上好的良田,在土地兼併過程中大多被世家豪強所佔有……
陸離腦海中隱隱閃過了某種念頭,只是不等他看明白,那念頭就活像是急於奔命的兔子,吧唧吧唧不知道蹦躂到哪個洞裡去了。
近期一場聚會上,他有意引導著,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洛陽大火中燒毀的典籍。
是什麼保證了世家的高高在上?
是知識。
你說百姓多艱,大家表面看起來深感哀痛,真正哀痛的沒幾個,很多人完全沒辦法共情的。
可你要是說到書籍被燒毀,想想自己家裡那些書要是被燒了,不少人只是一想,就已經戴上痛苦面具了。
話題從批判燒毀書籍的行為,逐漸朝著如何更好的儲存典籍上發展。
陸離也跟著嘆息:“當初黃巾亂起,我樂安陸氏上下遭難,家中典籍被毀掉大半,幸而另有備份儲存,才不至於府內無書,可見還是要以數量保證才是。”
這倒也真是,不少人想著要不要回去將家中書籍再多抄錄一份,以防萬一。
也有不少人注意到陸離的若有所思,好像想到了什麼好主意一般。
————————————————————
張邈的行為被阻止,有受益者,自然也免不了受害人。
呂布自接到張邈暗藏“勾搭”之意的書信後,那叫一個心猿意馬,
不客氣的說,對於此時無有真正的安身之處,四處遊蕩了好幾處的呂布而言,這封信簡直比當初的貂蟬還要動人。
他現在雖然在張揚這裡得以暫駐,可前番李傕、郭汜還從長安發來詔書,要讓張揚殺了自己,只不過對方最後沒有動手罷了。
只是呂布在這裡“春心萌動”、想入非非,張邈那邊卻一封信之後再也沒有了後文。
呂布幾番派人去信,皆是無功而返。
對方表現出來的態度,儼然就是這事完全是你自己想多了,我就是跟你嘮個嗑,可是一點別的意思都沒有。
呂布:?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