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拱手面對孫堅:“我願傾己所有以助將軍,不求將軍百戰百勝,只盼將軍莫要辜負今日之言。”
語罷,陸離拜下。
孫堅見此急忙道:“我若有負今日之言,何顏以見侍中,何顏以見陛下,又何顏以對天下。”
其實這件事情最不能接受的本該是將先帝贈予之物轉贈他人,但如今連活著的陛下都沒多少人真心敬重,更何況死去的。
兩人互相拜下,攙扶起身,也沒有再多言,陸離帶著孫堅派給自己的一隊人馬直奔袁術所在。
袁術聽說陸離來了挺驚訝的,之前他跟袁紹同在何進帳下,只是不同於對方因為一開始陪伴那場尷尬的宴飲與陸離相識,後來逐漸熟悉。
他雖然聽說過陸離的名聲,同在洛陽也沒少見到,但陰差陽錯的,卻沒有什麼更加深入的交際。
現在對方突然來找自己,如何不令人驚訝呢。而聽說對方身後跟著孫堅的人,那就更令人驚訝了。
這倆人是怎麼搞一起去的?
他出去幾步將對方迎了進來:“侍中如何突然前來,實在令人驚喜。只嘆術不曾先聞,無有準備,不免怠慢了。”
雖然陸離已經不是侍中了,但大家還是叫他侍中。
你說陸伯安大家不一定能夠反應得過來是誰,但你要說侍中,哪怕如今陛下身邊還有好幾位切切實實在位的侍中,大家最先想到的還是陸離。
從這個情況來看,劉宏雖然沒能將侍中變成只設一人的官職,卻又在某種角度達成了這個目的。
袁術的態度可稱親切,他雖然為自己的出身驕傲,但顯然驕傲不到陸離身上去。
樂安陸氏雖然稍顯落寞,卻也是名門,更被先帝表彰為忠烈。
這個世界雖然不存在科舉,但就從陸離的仕途來看,對方說句天子門生半點不為過。
但凡不是先帝去得早,陸離這個時候恐怕三公的待遇都有了。
袁術的親切在聽懂陸離的來意後,開始變得有點古怪。
他嘆惋道:“侍中何等大才,如何屈身於術帳下之將軍。”
陸離不由心中挑眉,對方這話說的,一句話罵倆人,也是夠有水平的。
說完,袁術就開始招攬了,侍中良才美玉,與其跟我帳下的將軍,不如直接跟我吧,這豈不是一步到位。
雖然對方的話沒有這麼直白,但意思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陸離一時之間都分不清楚對方這是真心招攬還是在暗中嘲諷:“後將軍此言何意,我等皆是為大漢、為陛下討逆,何來屈身、從之一說?”
不知道為什麼,陸離發現聽了自己這句話後,袁術看起來好像鬆了一口氣。
陸離:?
一切就如同陸離與孫堅想的那樣,在陸離拿出那塊玉佩後,他成功從袁術這裡幫孫堅要到了足夠的糧草。
可意料之外的是,對於糧草袁術是給了,但是對於陸離他卻看起來是真的有點想要留下的意思。
袁術:“我知侍中有報國之心,可須知人各有分工,何以將自己置身險地。”
他對陸離準備跟隨孫堅的軍隊一起 前往洛陽是真的不贊同,倒不是說他覺得陸離是一個典型的書生,壓根跟軍隊搭不上。
東漢文武分工從來沒有那麼絕對,而對於陸離有所知曉的,都清楚對方最開始出仕雖然是郡守,可那個郡的情況是剛被黃巾肆虐過後,軍事力量幾乎被一掃而空,前任郡守攜一眾官員、豪強赴難。
不說郡守本就大多兼管軍事,就沖著陸離在那樣一個地方做了兩年的郡守都沒出現什麼亂子,就不能將他當成一個不通軍事的。
可知道歸知道,看著對方那張臉,再想想先帝在時對方幹的都是什麼活。
袁術就是覺得讓這樣一個人混在軍伍之中,莫名有些暴殄天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