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風助火勢
謝絕了袁術的熱情挽留, 陸離帶著糧草回到了孫堅駐紮之地。
與曹操那邊就行軍路線與彙合地點聯絡商議好後,雙方幾乎同時從駐紮地兵往洛陽。
事實上如果可以的話,陸離更希望大家彙合到一起共同出發, 可無奈兩者駐紮地不允許, 況且這是行兵打仗,不是手拉手上廁所,還必須要找個人陪著才肯去。
雖然洛陽那邊已經開始遷都了,但這一路上也不可能不設關卡阻攔,任由他們暢通無阻。
曹操那邊似乎就是遇到了阻攔, 不僅並未在約定時間來到彙合地點,甚至直接失去了聯系。
陸離面對這個情況,心中不由“咯噔”一聲。
雖然曹魏真正篡漢稱帝的是曹丕, 但這個陣營的天命之子確實是曹操,曹丕也不過是在對方死後接過了對方身上的氣運。
此刻曹操不曾及時出現,是出了事情還是說……
如果對方真的死了, 這對陸離而言絕對是一件非常打破計劃的事情, 可若是真的就這樣死了,又從某種角度證明瞭天命並非不可破。
久等對方不至,孫堅不知道對方是遇到了阻攔者還是壓根就沒有來,但他清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他看向陸離, 而陸離看向曹操本該來的方向,又看向洛陽所在。
沒有給他們糾結的時間,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就帶回了訊息,曹操途中與人交戰,不敵之下敗走了。
陸離操縱韁繩驅馬行至孫堅身側, 帶著幾分試探:“孟德兄如今難為助力,不知將軍意可有改?”
孫堅目光灼灼:“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 何可遇挫則變。”
這話既是在闡明自身的堅定意志,又何嘗不是在嘲諷袁紹等人的裹足不前,甚至是分崩離析。
陸離拱手對自己的懷疑致歉:“將軍且隨我來。”
孫堅其實對於所謂的捷徑並不完全相信,倒不是說他不信任陸離對大漢的忠心,也不是不信任陸離的軍事水平。
只是兵事如何能夠完全依託於對他人提供資訊的信任,這是對手下士兵的不負責任。
孫堅不敢說自己此時是當世第一的名將,卻也對戰爭有了自己的思考與判斷。
對於陸離指出來的道路,在確定了這路就算不是什麼捷徑,也絕對不是什麼便於設伏的地點後,孫堅這才帶著部下跟著對方走。
如果不是捷徑了不起就是繞遠路甚至是失敗,但被自己人帶進陷阱裡面去,這可就太讓人eo了。
因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面對一路通順當真走了一條捷徑的實際情況,孫堅都有點吃到天降餡餅的感覺。
他回頭望著自己走過來的路,他在其中發現了不少人為改造的痕跡。
而再看看前方,確實是距離洛陽越來越近。
孫堅在吃到天降餡餅的同時,心裡也感覺到這件事有些過於荒唐了。
不是吧,這種隱蔽卻能夠幾乎可以無障礙直達洛陽的捷徑,先帝竟然毫不吝嗇的就分享給了陸離,這……這是真的一點都不怕他有點什麼不臣之心啊。
孫堅以前不是沒有聽說過陸侍中在先帝那裡得到的種種信重與特殊待遇,他本以為那些所謂的祿同九卿,權比三公,新年守歲,就已經足夠離譜了,可是跟現在這個將命脈都交出去的情況一比簡直弱爆了好嘛。
這都不是簡單的小巫見大巫可以比喻的了,畢竟三公在後漢尤其是靈帝一朝的含金量,不可謂不下滑嚴重,而且這份權力與恩寵,皇帝給的出去,也收得回來。甚至俸祿、守歲,這些看起來破例,但也無傷根本。
可後者就不同了,這簡直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命都交給了對方一半。
這竟然是一位皇帝,尤其是先帝那樣的皇帝,能夠給予一位臣子的信任度嗎?
實際上孫堅很早就知曉陸離了,那個時候對方還不是侍中呢。
知曉的原因不是對方一門忠烈,出仕既是郡守,而是對方帶人搞出來的曲轅犁。
可以說因為知曉的途徑,陸離在孫堅這裡的初始好感度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