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很荒唐的一點在於,對方的出局真要詳細說的話,是外戚宦官雙方同時出力達成的結果。
也可以說,對方將自己混成了兩方都不待見的存在,然後被雙方一起出手辦掉了。
外戚看他不順眼其實很好理解,不說戚宦之間的爭權,就拿私人恩怨來說事。
當初何進可是差點就被對方騙過去噶了,這要能將對方看順眼那才有鬼了呢。
可同為宦官,蹇碩還是掌握著兵權的宦官,他是怎麼讓張讓他們看不順眼的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雖然他當初在先帝靈前面對劉辯繼位保持了沉默,但後面還有那麼些賊心不死的架勢,頗為蠢蠢欲動。
這在宦官們正努力討好新帝的情況下簡直不要太紮眼,這要是被新帝與太後知道了,誤會他們整體的立場,這不就是想讓他們死嗎。
況且大家跟先帝之間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你表現好像要士為知己者死是哪一齣,不覺得自己太格格不入了嗎,你再衷心難不成還能進老劉家的墳嗎。
而且你在何進那裡拉了那麼多仇恨,辦了你說不定還能暫時和解一下。
宦官與外戚看起來勢如水火,但有的時候也是可以聯合一下的。
再者說,郭勝當初拿出來講的恩情也不是假的,要知道光和四年何皇後毒殺了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後,差一點就被憤怒的劉宏給廢了,還是郭勝幫了忙呢。
反正別管怎樣,先辦了蹇碩就對了!
於是,蹇碩猝。
而現在外戚與宦官的戰鬥情況是這樣的:握有軍權的蹇碩已經被辦掉了,但是宦官們靠著如今的“柔弱無助”以及能言善辯靠上了太後,本該跟何大將軍兄妹一心,實際上幾乎沒怎麼兄妹一心過的太後現在實際上是偏向宦官的。
如果這個時候先帝寵臣能夠站出來發言一下,真的是能夠堵得太後啞口無言的。
畢竟雖然他們一個是太後,一位只是侍中,但兩人中到底哪個更被先帝親近這是眾人皆知的。
荀攸作為士人對宦官是絕對不存在任何好感的,而就他觀察陸離的態度,這種事情倒也不是絕對不能談。
可就算要談,荀攸也不準備在這次會面中談。
前面溫情脈脈的關切了半天,後面突然說起了政治目的,就顯得前面的所謂情誼充滿目的性,帶著種圖窮匕見前的誘惑與麻痺。
雖然荀攸跟陸離沒有多少真切的情誼,血緣是能夠將人聯系在一起不假,卻也沒有神奇到只是擁有血緣關系就能自動産生情誼。
荀緄與陸離的情誼,帶著長輩之間情誼的愛屋及烏,加上後面幾年通訊的情感交流延續。
荀攸雖然沒有情誼,但也不想用自己的政治目的去讓陸離誤會荀緄的這份情誼。
又不是一生只能見一面,留到下一次以自己的名義來單獨談又能如何。
在不涉及政治鬥爭的情況下,兩人的這場見面倒也稱得上是相談甚歡。
雖然陸離這裡比較冷清,但荀攸覺得對方這裡的冷清,可比何大將軍那邊過度的熱鬧讓人喜歡多了。
畢竟一群人說著說著就要爭起來,爭著爭著就要打起來,每天不是歌功頌德拍馬屁,就是炸藥桶一般的互相攻擊、爭名奪利,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有的時候人越是缺什麼,越是容易在瘋狂彌補的時候走極端。
就拿何大將軍舉例,他其實就很在乎自己的屠戶出身,現在正在瘋狂招賢納士之中。
雖然招來的也不乏名士,卻也不免魚龍混雜,充斥著許多功利且無能之輩。
而且他這種看似自傲實則暗藏自卑的情況,也讓不少人明著捧他,實際上根本看不起他,完全將他當成了鬥倒宦官的工具人。
相談甚歡的兩個人從白天談到了晚上,甚至還來了一個抵足而眠。
這是陸離第二次跟人抵足而眠,第一次是跟劉宏。
畢竟對方想要跟陸離刷君臣相得成就,別的君臣有的抵足而眠,他們兩個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