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東方的話來說,則是江山留與後人愁。
而且對方的自信還真的不是毫無依仗的,不說這些年各種造反此起彼伏卻都被按下,還在騷動著的也沒有一個能夠到達洛陽的。
就說他們大漢自開國以來,那真的是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卻都很沒問題。高祖之後的惠帝不行有呂後,誅諸呂之後能選出文帝,哪怕後面王莽篡漢,都有光武複漢。
劉宏往前一下,連著一溜的小皇帝看起來真的分分鐘就要完蛋,可事實是大漢照樣跌宕起伏的傳到了他這裡。
那麼他為什麼不能自信接下來大漢哪怕存在波折,依舊能夠平穩傳遞下去呢。
若陸離不是早知歷史,這400年大漢還真的很難讓人不自信。
而陸離雖然知道歷史,可人家都這麼自信了,你還是非要跟人家說萬一,那就很不禮貌了。
所以陸離糾結了一下,爭辯了幾番,最後還是無奈的暫時被劉宏“說服”了。
本以為這個話題就此止住,可誰知他們陛下前腳還江山留與後人愁,下面就開始跟陸離探討起哪個後人比較合適了。
好好的突然被扔過來一個立儲相關問題,陸離只覺得自己像是好好走在路上突然被人踹了一腳一般。
他記得自己前世看過一個影片講賈詡的智慧,其中就有一個問題是曹操問他立儲的事,然後人家說自己在思考劉景升與袁本初以幼子為嗣,兄弟相攻之事。
雖然陸離不能拿劉景升與袁本初舉例,但是歷史提供了無數的例子。
你要是希望對方立長子,可以用春秋戰國的一些國君,甚至是秦始皇舉例。
而如果你希望對方立幼子,直接拿漢朝本身的例子舉例就行。
如高祖沒啥大出息的嫡長子,如景帝非常有出息的幼子武帝。
但對陸離而言,歷史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管他是長子還是幼子,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都不太中用。
可惜這個答案顯然是不能拿出來對劉宏說的,陸離瘋了都做不出這麼離譜的事情來。
所以皇子二選一選擇題要選擇哪個呢?
已知陸離曾經被何進狠狠得罪過一把,又知劉宏在劉辯為嫡長子的情況下都沒有立對方為儲,還知獻帝之前的皇帝是少帝。
選劉協,你讓何進以及未來的曹操怎麼想,選劉辯,你又讓陛下與之後的董卓如何想。
總結一下,陸離給出的答案是:“陛下春秋鼎盛,臣不曾關注皇子,難有結論。”
總之,我跟著陛下你混的,一點都不瞭解那倆皇子,這個問題就不要跟我討論了吧。
對於這個答案,劉宏表示自己很滿意,他可不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自然認為自己春秋鼎盛之時,親近的愛臣不觀察皇子沒有任何毛病。
只是一個政治問題結束了,一個私人問題又來了。
“朕聽聞你近日與董卿不睦,何故如此?”
陸離拱手回道:“此事蓋因陛下也。”
劉宏面露好奇:“哦?”
陸離一本正經:“人愛有數,予此無彼,陛下愛茂安公,臣深妒之。”
陛下被取悅到了,沒有繼續追問,君臣兩人又開始讓人感覺夢回西漢的君臣相合。
一旁的中常侍:呸,狐貍精!
劉宏雖然是個很自信的皇帝,但州牧的設立可不只是因為他的自信,而是現實情況下的不得不。
中平五年的大漢一如既往的不被老天爺待見,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二月,有星孛於紫宮。黃巾餘賊郭太等寇太原、河東,三月,休屠各胡攻殺幷州刺史張懿,夏四月,汝南葛陂黃巾攻沒郡縣。【1】
是的,汝南,就是陸離來到洛陽後交的新朋友楊琦任職汝南太守的那個汝南。
值得慶幸的是,對方沒有跟陸離的大父一般在戰亂中被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