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初議立儲
對於陸離的提問, 董扶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曾經令人倍感親切的故人之姿,經此一事後變成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不欲多看。
董扶不曾給出答案, 陸離卻對於這件事情拿出了自己的態度。
當劉宏將劉焉的建議拿到朝會之上討論時, 陸離第一個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臣以為不可。”
州牧制雖然是導致東漢滅亡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實行過了,後來被光武帝廢除。
陸離的反對就先拿著前面實行時的各種弊端來說事:“州牧一職非本朝新有,孝武陛下設而廢之,孝成陛下設而廢之, 後且為王莽之亂政,被光武陛下徹底廢除。”
“期間之種種弊端,皆有記述。”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望陛下慎之。”
要不是怕激起逆反心理,陸離都想拿祖宗家法來說事了。
作為提議者的劉焉聞言反駁道:“陸侍中此言差矣, 此一時, 彼一時,此州牧與彼州牧又如何能一概而論。”
陸離不為所動,直接就開始擺實事講道理,從周天子的分封制, 到大秦的南方軍團,再說到漢朝自家的七國之亂、推恩令。
總結就是:“同室尚有操戈之禍, 況異姓乎,若成州牧,臣恐有割據之亂。”
好似在說異姓不可信, 實際上陸離這話的時候分明是在看向劉焉,就差直接說這位漢室宗親一點都不可信, 他提出的想法自然也不可信。
劉焉氣急:“依陸侍中此言,朝中竟無忠臣乎?”
陸離一臉淡定:“在下未有此言,不知太常為何會有此想。”
還說你不是做賊心虛,不心虛的話講話這麼大聲做什麼,還說著說著就破防了,是不是說中你心裡藏著的那點小九九了。
劉焉不理會陸離,轉而看向劉宏,殷切道:“陛下。”
整個一副等著劉宏做主的模樣。
劉宏看看生氣的老臣,再看看自家有理有據的美麗侍中,這心到底要往裡哪裡偏難道是什麼很難思考的事情嗎?
劉焉:……
雖然被偏心了,但陸離並非此次廷議的勝利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以陸離的反對為轉移。
劉宏到底還是決定要設定州牧了,只不過試點性的暫時只規劃了三位: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以及豫州牧黃琬。
並且現在還只是一個落在紙面上,並未徹底實行下去的狀態。
好像還有轉圜的餘地,實際上沒有半分轉圜的可能。
見陸離對此事頗感擔憂,劉宏還挺感動的。
可實際上陸離這擔憂固然是真心,卻也有一部分是在立人設、博名聲。
好歹是天子近臣、深受皇恩,遇到這種存在隱患的事情你不開口,那不是蠢的看不出來就是毒的懷有異心。
至於真心,這份真心其實更多是給百姓的,被感動到的劉宏還真沒分到多少。
但劉宏就是不知道,所以他感動過後還不忘寬解自家侍中。
他的寬解話術充斥著玄學的同時還夾雜著現實依據,左不過就是天命在我,然後拿大漢的相似情況舉例。
陸離突然發現,劉宏真的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無憂無慮的人了。
但他是皇帝,皇帝的無憂無慮只會給蒼生帶來無盡的憂慮,這真的太要命了。
而對方的這種心態,用西方的話來說,是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