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黃巾戰時張角重病、病死,人家才不會跟你扣這個呢,反正你就說是不是敗了吧。
後面三輔地區出現蝗災,皇甫嵩就這樣被罷免了,看似好像是因為之前的討伐不利這次幫著三公們法。
古代的人們說迷信也迷信,說不迷信也不迷信,伐山破廟的是他們,祭祀河神的也是他們。
在三輔地區發生蝗災之後,不少人就將這件事情跟之前的北宮伯玉劫掠三輔地區掛上鈎了。
一個說法是,之前的北宮伯玉就是一種預警,一種蝗災的人形化,是上天給出的警示。
當時要是解決了可能就沒事了,但因為沒能解決,所以後面出現了蝗災。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就說這個地點的巧合,真迷信點說這完全是可以說得通的。
這本來跟陸離沒什麼關系,考慮到他跟張角之間的情誼,他沒幸災樂禍就不錯了。
可是在時人眼中,不提陸離那份明確點明恩情的《陳情表》,打敗黃巾的皇甫嵩那也妥妥稱得上是為陸離報了家仇的恩人。
哪怕實際情況是陸離對於死去的祖父以及叔叔們半點感情也沒有,反而跟被對方開棺戮屍的張角是真的有師生情的。
但這種情況別說現在,就算是日後改朝換代也是要瞞得死死的。
所以在皇甫嵩被罷 免時,陸離還挺情真意切的寫了封信給人家,至於對方看不看,那他就不管了。
只是一封信而已,著實沒必要那麼較真。
不過他的那封信倒也真的沒有白寫,對方不僅看了,還回贈了一本帶著自己批註的兵書。
這次他的罷免跟之前的討伐不利有關,跟三輔地區的蝗災有關,跟宦官同樣有關。
陸離這封信對他而言算不得什麼雪中送炭,但也確實送來了些許溫暖,而他從來不是什麼吝嗇之人。
對方送來的兵書陸離是看過的,但這份禮物中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其中的批註。
陸離看過的兵書不少,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如何戰勝於朝廷,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現在能夠看到的兵書大多都是這一類的,它是非常考驗理解力與轉化力的。
並且現在的兵書很少有詳細寫如何練兵的,真涉及到這一部分的兵家著作,要等到明朝戚繼光。
現在對方送來的這本兵書中,就包含了些許真正落到實處的軍事常識。
軍營的排布,訓練的規劃,對於兵卒的獎懲……
陸離讀過的兵書可能遠遠超過對方,但是在實踐方面跟這位當世名將是半點沒法比的。
僅從個人武力值上看,他的騎馬射箭都稱得上精通,劍術也是能夠殺人的程度,但讓他上場鬥將,他估計屬於會被幾個回合斬落馬下的型別。
個人勇武可能比韓信的一力士可擒好點,但是在軍事方面的天賦,陸離可就差的太遠了。
正面交鋒,他屬於那種只能按部就班打呆仗的型別,同樣多的兵卒,他不會因為急功近利又或者非要玩什麼奇招而將自己玩完,跟名將也能努力做出所有正確的事情周旋一二。
但取勝是別想了,沒有這個奇思的。
在正面用兵方面陸離與奇決然無關,但他足夠正。
是板正,也是公正。
這很容易被人摸清楚套路,這個時候處理一下流兵還行,以後三國大亂鬥就不夠看了。
但是如果換成山地戰、遊擊戰,陸離就有點擅長了。
略過官員更替相關情況自己自家軍事,再看看生活在封建王朝絕對不能忽視的物件——天子。
這一年因為大火對方失去了南宮,但對方也在這一年在西園建成了萬金堂,一失一得之間好似達成了“收支平衡”,也讓他的荒唐持續穩定發揮。
可當初收稅不是為了複建南宮嗎,現在建了萬金堂,這南宮不建了?
就陸離對當今陛下的瞭解,不建八成是不可能的。
所以問題來了——建了萬金堂之後,你建南宮的錢不會不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