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禪房內。
一老和尚須眉皆白,慈眉善目。其身後一和尚,則無目,無耳,無鼻,看上去頗為猙獰,正是靈隱寺方丈以及其徒無相,
老和尚見李知焉諸多疑惑,笑道:“想必施主等人,還未見到嶽麓書院新近釋出的榜單。”
李知焉道:“我們剛從馭劍山莊而來。”
老和尚“哦”的一聲,似是有些驚異,道:“你們怎會去了那裡?”
李知焉就把從幽冥域界出來之事,與老和尚又說了一遍。
老和尚道:“原來如此。”
說起齊雲榜,李知焉倒沒有好奇自己榜單上的名次,而是問道:“大師父怎知我們到了此處。”
老和尚笑道:“老衲法號慈燈,至於為何知道你們到了此地,倒不是老衲未卜先知,而是這數日間,有許多老衲多有交好的朋友,會到得此間,故安排了一些寺內門人留意場外來客,一旦有如李公子這樣的年輕俊彥,抑或修行中人,都會相邀於內。至於為何認得諸位,老衲今年已是九十有八,讀過幾本讖緯之學,瞎猜的。”
李知焉道:“大師為何要如此呢?”
場間的氣氛,經這一問,突然怪異起來,無相無目的眼眶內,已然有淚水湧出。
莫如雪白了李知焉一眼,道:“你能不能閉嘴。”
慈燈大師笑道:“李施主赤子心性,無妨的,之前便說到,老衲已九十有八,那麼這時日,自是不會再多,故與眾好友道別,所謂生死有命,無需感懷。”
後一句,像是說與自己徒弟聽的,故看了看無相。
李知焉道:“大師與好友道別,為何邀我們入內?”
這意思很明瞭,你邀請你的好友,我們之前素未謀面,邀請我們來幹嘛。
莫如雪已是有些無語,這傢伙說話,怎就如此不中聽呢?
慈燈大師道:“江湖上有人說,人越老,膽子便越小,老衲也覺得頗有道理,不過在這最後時刻,老衲的膽子,卻大了許多,所以有幾件事,需要諸位幫老衲做個見證。“
李知焉道:“不知大師要做什麼見證。”
慈燈大師道:“到時,李施主自然便知曉。不知李施主,可否願意與老衲做個見證。”
李知焉笑道:“只是做個見證,舉手之勞而已,自然願意。”
慈燈大師笑道:“謝謝李施主。”
說完,轉首向無相,道:“無相,去打掃三間廂房出來,安頓下李施主三人”
無相領命而去。
轉而繼續對李知焉道:“靈隱寺開寺以來,已有數百年,其中大大小小,也經歷了許多的劫難,但終究是挺了過來,還形成了此番氣象,雖不是修行界中的宗門大派,但也可算香火不斷。所以諸位施主可以去得客房休息,當然,也可以欣賞一番敝寺的風光,說不得日後回憶起,也是別有一番風情。諸位施主,請自便吧。”
李知焉皺眉道:“難道以後就不可以來這靈隱寺欣賞了嗎?”
慈燈大師笑道:“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當然最好。”
此話出口,讓眾人都不覺皺了皺眉,又不好再問,因為大師已再無說話的意思,閉目打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