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大事,老夫人覺得不能光和崔氏商量,便派人去接了薛老太太、姜氏過來。
“幸虧與宋家的親事不成,否則哪裡來這樣的好親事!”崔氏滿面的笑容,“我常說我阿瑾花容月貌,性子溫和,以後肯定能嫁了大官,果不其然就應驗了!”
元瑾聽到崔氏這麼說還是嘴角微抽。
崔氏不是一貫說她好吃懶做,毫不上進,現在怎麼又變成了花容月貌,性子溫和了。
坐在她旁邊薛老太太卻神色複雜地看了旁邊的薛元珍一眼,畢竟要和元珍說親的顧珩還未回京城,而薛元瑾卻有了這樣的大喜事。薛元珍的笑容中果然也有一絲勉強。
姜氏卻為元瑾高興:“裴大人位高權重不說,相貌還不錯。阿瑾日後成了指揮使夫人,便一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阿瑾可高興?”
元瑾聽到這裡眼皮微動。
“我打算寫信給國公爺說說此事,他若也沒有異議,咱們就應允了。”老夫人笑著說,“不過總還要先合一下八字,再跟裴家商議彩禮,才能定下來。”
“祖母。”元瑾突然站了起來,“我有話想單獨跟您說。”
老夫人有些疑惑:“你且說便是,在座也不是外人。可是親事上你還有什麼要求?”
元瑾搖頭:“您跟我來就是。”
她必須要跟老夫人說清楚,縱然根本沒有找到好的推脫藉口。但不能讓她們再商量下去了。
老夫人也是瞭解元瑾的,便頷首隨她一起去了偏廳。
進了偏廳之後,元瑾沉默片刻,直說:“祖母,我不想嫁給裴大人。”
饒是老夫人如此沉得住氣的人物,也忍不住大吃一驚:“你說什麼?”
這天底下,竟然還有女子是不想嫁給裴子清的!
“我不想嫁給他。”元瑾堅定地重複了一遍。
內室之中,老夫人、薛青山分坐著,崔氏轉來轉去的想不通,又忍不住拿手指點元瑾的頭:“你腦殼壞了不成!這樣難得的好事,你說不想嫁就不想嫁了?”
“你也不要太激動了。”薛青山也是剛下衙門就聽說裴大人要娶自己女兒做正妻,進而又知道了女兒不肯嫁,便立刻趕了過來,喝了一口茶說:“總得知道,阿瑾是因為什麼不想嫁。阿瑾,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元瑾沉默,才淡淡道:“初見時,裴大人便對女兒並不友好,甚至還曾幫別人指認過女兒。所以女兒並不喜歡他。再者,裴大人二十五六都還未成親,卻不知道是為何故,恐怕有我們不知道的問題。”
“能有什麼問題!原先不娶,不就是因他不想娶正妻的緣故嗎!現在人家願意娶你做正妻,你有什麼挑剔的!”崔氏差點跳起來,“你可莫要犯了這個糊塗!”
這個恩怨,老夫人卻是知道的,畢竟她當初也在場。以為元瑾是因為這個不想嫁,她就嘆道:“阿瑾,你現在是小女孩心性,不知道輕重。這事若換了旁人,肯定是欣喜若狂地答應了。俗話說什麼好都不如嫁的好,你若只嫁個普通公子,哪有嫁給裴大人這般尊榮。再者,裴大人這般身份地位,你當真是不能拒絕的。”
“別管她同不同意了,反正姻親是父母之命。今兒我和你爹在這裡說定了,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崔氏怒道,幾乎就想壓著女兒上花轎了。
元瑾深吸一口氣,雖然她早也料到了這個局面,但崔氏的激動仍然超過她的料想。她已經不再是丹陽縣主了,普通人家的親事便是由父母商定的,怎容的兒女說一個不字。更何況從表面上看,這門親事也沒有任何不好的地方,別說崔氏了,就是老夫人恐怕都不能答應她的拒絕。
裴子清,他這是要把她架在火上烤啊!
老夫人又道:“阿瑾,你娘這般激動,也絕不是因裴家的權勢的緣故,她也是為了你好,需知這真是一門好親事,若你現在不抓住機會,恐怕到了將來是會後悔的。”
元瑾知道此事需要從長計議,向老夫人屈身道:“阿瑾都明白,大家無非是為了我好。只是我想先同裴大人談談,希望您不要先應承下來。”
崔氏聽了又要跳,卻被薛青山抓住了。
老夫人點頭,看著她說:“祖母答應你,但你也要答應祖母。凡事不可任性,否則害了自己一輩子。”
元瑾也應了下來,心中有幾分苦笑。
在他們眼中,自己自然是任性了。
但是沒有人會知道真的為什麼,沒有人知道,她對裴子清有多恨,不僅因蕭家的覆滅,更是因他背叛了自己。要是他真的娶了她,與她同榻而臥,元瑾覺得自己哪天也許真的會給他一刀。
但這事需要從長計議,她想直接拒絕,看幾位長輩的態度那是決不可能的。
眼下只看,能不能勸得裴子清不娶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