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怎麼能阻擋住兩把刺刀衝擊呢!
當吳凡宇突然消失,兩把刺刀跟著來到跟前,幾乎同時相碰。準確地說碰了一下後又相互盪開。
直到這時,軍曹長與那名日軍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是,一切來不及,人腦反應再快,也無法控制瞬間而至的慣性。如同人在飛速快跑,想停下來,那也得有個緩衝吧!僅這緩衝,就需要時間,需要距離。
而在此時,留給兩個日軍的距離也太短了,收手都來不及,直到雙方的刺刀捅在各自的身體上才停下。
軍曹長肩部中刀,而另外那日軍則是中在了臉上。因為他個子矮,躲閃不及,只能是中招。
隨後是兩人啊啊大叫。
這回輪到吳凡宇出場了。
吳凡宇滑倒後並不是被動地逃脫,他還是想從內線轉到外線。這一次,他又成功了。
吳凡宇躲過扎向他的兩把刺刀後,兩個日軍便都佔據了他原來的位置上,幾乎是同時,都把沒有設防的後背交給了吳凡宇。
那還客氣什麼,動手吧!
此時不下手,還有機會嗎!有也很難。
只見吳凡宇也不站起,而是在地面上向前那麼一滾,手裡柴刀便砍向了離他最近的一條腿上。他也不管是誰的,反正都是日本鬼子的,砍了誰,誰倒黴。
這一刀過去,雖說不是輪圓了,硬碰上也不好受。
柴刀緊貼著日軍的高腰皮鞋的上方砍中了日軍的小腿。如果再稍往下一點,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當時日軍的裝備不錯,士兵幾乎也是大皮鞋,有點類似於八十年代部隊中流行的“三接頭”,不過,“三接頭”是棉的,而他只是一層皮。不要小看這層皮,那都是牛皮,非常耐磨,著穿,腳底也是硬橡膠,不怕扎釘子。可見,小鬼子當年的裝備,在這方面幾乎優於軍中八十年代以前,那是軍中還一直配發的是黃膠鞋。
如果吳凡宇砍中的是腰幫,效果不會這樣,只能是疼一陣子,一會就好。而他的柴刀卻錯過了它,不管是有意,還是碰巧,總之是直接命中軟軟的一條腿的肉皮上。
那還了得,不管這刀用力多大,都要出血,不斷腿也得倒下。
果然,日軍再次發出一聲吼叫,人便倒在了地上。倒地的不是軍曹長,而是正面的的那個日軍。
吳凡宇今天有點背,砍倒了三個日軍都沒能要了命,只傷而不死,接下來,要不要了結這幾個日軍的小命,還的看火候。
如果日軍不反抗,甘心等著做俘虜,吳凡宇還真就不能殺他們。如果那樣做了,既違反了人道,也犯了紀律。別看日軍敢這麼做,但我們不能,獸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作的到的。
砍完這日軍後,吳凡宇一個翻滾,從地上站起來,持著柴刀面向軍曹長。吳凡宇這才看清,他這一次又沒砍中最危險的日軍。
現在,他還真的要重視眼前這日本人。這時他發現眼前這日軍與其他的不同。怪不得大聲小嚷地指揮別人這麼著,那麼著,原來還真有兩下子,他的戰鬥力絕不能小覷。
言下之意,吳凡宇加了小心。
軍曹長肩上中了自己人的一刺刀後,並無大礙,也沒影響他接下來的動作。就在吳凡宇砍地上的日軍時,這軍曹長看的很清楚,但也無能為力。人家是從地面上砍的,他總不能也趴下去躺著追吧!即使他想站著用刺刀去捅,可也得給他反應時間。況且,剛剛被捅的部位還在狠著勁地疼,光是這一點,就消耗了他一大半精力,哪還有心思上前去救人。
看見那日軍倒地,軍曹長也明白了,人沒死。既然沒死,那就還有救人機會。稍放一放,目前,還是處理眼前這中國人重要。
軍曹長顧不得包紮傷口,任由肩上的血往下流。短短時間內,鮮紅血液還在刺刀捅出的洞內向外流。
吳凡宇看見軍曹長受傷,並不想乘人之危,更不想讓日本人看不起,說他是欺負受傷的人。所以吳凡宇持著刀停下來,指著軍曹長說:
“小日本,先把你的傷處理下,一會再戰。”
吳凡宇是想讓軍曹長先包紮傷口,死也要讓他死的心服口服,不能說是中國人欺負他。
沒想到,軍曹長不僅聽懂了吳凡宇的話,而且是滿不在乎。
日軍曹長用右手按了按受傷的左肩,隨後把槍交到右手上,兩手平端,做好了刺殺姿勢。
吳凡宇譏笑著說,“小日本,別說我沒給你機會,你真要是被砍死了,不要說我欺負你。”
軍曹長也不說話,只是點點頭。
吳凡宇還想勸勸他。就在這時,軍曹長突然發出一聲吼叫,平端著刺刀直直地奔向吳凡宇。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