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喊聲,引來更多人的配合,頓時間,山兩岸在迴盪著中國士兵們的叫喊聲,並絆隨著轟然而下的怒江水,在山澗中激盪出的漩渦,發出了震天的轟響,瞬時間向四下裡散開,正在預示著一個誓言,
“中國永遠不會向侵略者屈服,一拼到底,哪怕戰致最後一人。”
吳凡宇完全被對岸的情緒所感染,跟著喊叫起來,完全忘了自己所處的環境。
他所處的地方,明裡有日本人,暗裡也有。目前,這片山地已屬於日本人勢力範圍。
吳凡宇怎麼也沒想到,他這一喊一,還真驚動了不遠處,正在一片黑暗中隱藏著的日本兵。
這些日本兵已經在這裡窩了很久,他們是尾隨同強而來,雖然暫時失去了同強這個目標,但受對岸戰鬥影響,他們並沒有走,也在觀察對岸的那場戰鬥。
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在兩個地方,均出現了不同心境的人。
一方是高興,一方是沮喪。一個結果影響了兩種人。
吳凡宇眼中的戰場,這些日本人同樣看到了,不過,他們此時的心情正好與吳凡宇相反。因此,聽到有人幸災樂禍,怎能不發火,不氣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就在這時,這些窩著的日本兵發現了吳凡宇。如果他不跳喊,可能還發現不了他。這一表現,正好被日本人看到,更何況他高興的手舞足蹈,一個人在慶祝呢!日本人一看就明白,這個人準是抗日分子,哪還不抓,還等什麼。
“八格”,一名日本兵在黑暗中罵了一句。
聲音雖然不大,但還是被吳凡宇聽到了,心裡著實吃驚不小。
吳凡宇開始知道附近有日本人,而且就離自己近在咫尺。這麼近的距離,他竟然沒有發現。太危險了,對於他這樣的特種兵而言,這就是失能,器官的消退,各種技能怠盡。
吳凡宇突然想到這點後,心內又是一驚,如果處於這種狀態,未來的日子可不好過。
目前他所處的位置,可謂是遍地狼煙,有日本人存在,就是危險的存在,時時刻刻都是要命所在。因此,他能不怕嘛!他可不想把命都丟在這。如果沒有戰鬥本能的話,被日本人幹掉,那是早晚的事。
很快,吳凡宇沉靜下來,在沒有發現敵人之前,還是不輕舉妄動的好。他知道,只要他不做出反抗行為,估計這些日本兵不會朝他開槍,只要不開槍,其他的都好辦。
吳凡宇臨危不亂,這是本能,也是轉機的開始。
在這座山頭上,吳凡宇沒有動,像一棵樹,立在原地靜默著。
他的這一表現,也讓日本兵很吃驚。照日本兵的正常想法,只要聽到日本兵在喊話,沒有什麼人不會被嚇跑,只有一種可能,是他們自己人。然而,站在這些日本兵面前的,並不是同類,明顯看的出是中國老百姓,可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跑呢!不跑就意味著他不害怕,不懼怕。
難道說他沒聽到,這不可能。
隨後便聽見有日本兵喊,“抓住他。”並出現人體劃破草叢或灌木的聲音。
然而,日本兵喊完之後,山上的這個中國少年還是沒跑。
這下不由得要讓日本兵想一想了。
按著常理,中國老百姓見了日本兵沒有不怕,不立即逃跑的,如果還不跑,多半就是不知死為何物。
眼下有很多中國人都被殺、被抓,他們沒見過嗎!這麼危險都不知道逃跑,難道他是傻子,是聾子,是瞎子。
從剛才的表現,這些現狀全被否定。那個人能聽能看見,而且還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在大聲嘲笑日本人,他怎麼是傻子呢!
於是,日本人更想不通。他們沒有立即朝山上的人開槍,而是受好奇心驅使,就想上來看個究竟,抓個活人,看看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竟敢連大日本皇軍都不怕。
還好,吳凡宇穿著老百姓的服裝,表面看上去,就是一個剛剛接近的少年,所以,他的身份沒有引起日本人更大的懷疑,也就是說,沒有把他看成有戰鬥能力的人。
日本人沒看清,吳凡宇不僅空著手,而且手裡還拿著一把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