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吳凡宇是有備而等,對於突發情況,雖沒有心理準備,但應變能力還是有的。所以,當他看到水中情形有變時,便猛地朝著騰起的水柱揮刀一砍。
這一刀下去,直接砍中跳起的日身上。猛擊之下,日軍重回水中,但這一次,日軍不是主動回到水裡,而是被砍中掉落下去的。
日軍無防備之下嗆了水,不敢潛游,只得浮出水面。但他剛一露頭,便遇上了吳凡宇揮過來的柴刀,如出一轍,柴刀不偏不易,又一次擊在了日軍的腦袋上。
本就半死不活的日軍,連續受到兩次打擊,而且一次比一次重,焉有不死之理。
於是,吳凡宇再一次解決掉了兩個日軍。
吳凡宇算了算,留在原田身邊的日軍滿打滿算還有四個,這四個人去掉一個哨兵外,篝火旁也就三個,只要稍加對策,不難解決掉。吳凡宇很大膽地想到了主動進攻。
他不能不進攻,這一天折騰下來,日軍累,他更累。最主要的,他是擔心那些移動後的日軍去了哪裡。
憑著過來人經驗,他知道日軍肯定去了江邊。
吳凡宇也知道後來的歷史是怎麼回事,但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一次痛殺日本鬼子的機會。
那種看著日軍望江水而嘆,那份無奈之舉,心裡很是高興,最好是讓他親眼所見。
因此,他想盡快結束這裡的戰鬥,最好是在天亮之前。
無獨有偶,另一邊的野田也有著同樣想法,想要在天亮之前抓到同強,然後趕到江邊。
吳凡宇砍死這兩個日軍後,便想著用什麼方法去接近在篝火邊休息的日軍。
雖然日軍人數不多,但仍有戰鬥力,以一敵四,勝的指數不大,即使是沒死受傷,那也不好。這是在大山裡,醫療條件極差,幾乎是救助為零的情況下,如果負傷,那也是九死一生的險事,所以,吳凡宇不想死,也不想負傷。
從吳凡宇接觸日軍以來,經歷了很多險事,但子彈沒從有光顧到他身上,幾次危險來臨時,刺刀也是與他擦肩而過,從沒有在他身體上親臨過。
但從表面看上去,他的整個人卻不是這樣。渾身上下跟血染過的一樣,再加上有草和泥土這麼一伴,極像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一樣。身上有沒有子彈孔,有多少傷口不知道,但這些血怎麼也得有二三斤的樣子,少了可不會把他染成這個樣。
因此,他身上的衣服已經無法分辯是軍裝還是百姓衣,唯一不同的是,他的頭上還是山裡人打扮,最特殊的原因是包裹頭上的布巾與日軍不同。
吳凡宇想到這一點,一把將頭上圍巾抓掉。但還不行,他是滿頭長髮,與日軍短髮仍有區別。
吳凡宇想了想,在地上拾起日軍掉落下的帽子扣在腦袋上。如此一來,有點像二鬼子,但也不失為一名正兒八經的日軍模樣。
水裡泥裡滾了一天,槍裡來,刀裡去的,又在草叢裡滾了那麼久,身上怎麼還乾淨的了。
他是如此,日軍也是如此。不過,活著的日軍身上可沒這麼多血。
血多怎麼了,說明身上有傷,經歷過的事有點慘,但這會更加讓人相信,他是上過戰場的。
這麼一想,吳凡宇相信日軍不會一眼分辯出他是誰,而且是在黑夜中,日軍又沒有貓頭鷹那樣的眼睛。
吳凡宇扣上日軍帽子後,提上地上的水壺,叮叮噹噹響著,一路向著原田等日軍休息方向走去。
原田怎麼也不會想到,死神竟然主動向他們尋來。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