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重新擺正隊形,陳列開所有人。
原田看著日漸稀少的人員,心中有了怯意,想不通面前這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在眾多眼皮之下,竟然無聲無息地幹掉了兩個屬下,如此下來,他的人還不被打掃的乾乾淨淨。
但原田又不相信,十幾個人還對付不了一個。即使對方是狙擊手,在遠狙的情況下,他可以做到,但現在不是啊!是面對面的對決,是一比十的肉博,無論是在氣勢上,還是在戰力上,他們都要勝過此人很多。而且,他所帶的這些日軍,那是一路從緬甸掩殺過來的,連五國聯軍都不是對手,何況一箇中國百姓?
原田想的有點多,但是沒想透,也根本想不透,他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帶有穿越色彩,而且又是把他老家歷史研究透的人。
兩相比較,怎麼有可比性。
原田不管這些,既然已經向上級表了態,有這麼多人跟著他,不信就打不過一箇中國人。
越想,他越覺得勝算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甚至有著絕對的優勢。
“前進”
原田不再想這些問題,想的多,不如做的好,還是先把這人找出來再說。
原田喊完,剩下的日軍機械地向著可能隱藏人的地點搜尋。
有了先前的教訓,日軍再不敢放單。
放單的意思,肯定是一個人一個方位。現在日軍對這單字,有了新的理解。兩個人算是單,甚至三個人他們都這麼認為。
怎麼辦,總不能十個人扎堆聚在一起,像磙子一樣,四處輾壓。力量是很大,但壓的範圍卻很小,達不到找人目的。
對於一個有生命力,而且非常活躍的人,這種辦法根本就是無效。
沒辦法,還是得排成一行,繼續向前搜尋。
不過,這次日軍又改進了些方法,也就是說,在前進過程中,要人人都能看的見,能夠互相做照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八方是不可能,但盡所有人的力量總還是可以的。
可見,連續日軍戰亡,讓還活著的這些日軍有了膽怯,再也不敢小瞧眼前的中國人。
小瞧可以,胸大的執高氣揚也行,但付出的代價卻不小,那是人命,而且不是一兩條,誰知道,接下來,又會是某一個日軍會死呢!眼前的每個日軍都會這樣想。
眼下這些搜尋的日軍不知道吳凡宇隱藏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他是在用什麼方法來狙殺他們,聯想到,肯定會與眼前的草和灌森有關,除了這些,也真想不出,他還會用什麼其他辦法。
吳凡宇終究會隱藏在哪呢!總不會是地下有通道,或者有入地上天的功夫吧!於是開始糊亂猜測著。
但有一條,他們不會消失。日軍堅信,即使眼前這中國人再能打,不好對付,他也不可能會飛,會鑽地。由此一想,那個人再怎麼會隱藏,眼下條件,仍然離不開這些草木。
怎麼辦,燒山嗎!
日軍不敢,這裡山連山,草連草,樹木連著樹木。真要是著起火來,他們連躲的地方都沒有,在燒死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逃不出去。往哪逃,哪裡都是如此,其結果,沒把別人燒死,自己卻是玩完了。
琢磨了一番後,還是覺得老辦法穩妥,那就幹體力活吧!
於是,日軍在前進的過程中,不僅要看前面,還要看兩側,保持與同伴可視的範圍之內。
這下可苦了這些日軍。行軍作戰是內行,但砍柴割草卻是外行的很,而且一干起來,就沒個頭,根本看不到邊邊沿沿。或者說,他們也沒有合手的工具,幹起這活,那就更難。
因難再大,沒辦法,那也得挺著。為了活命,再苦再累也不能怕,活著總比死了好。
現在的日軍眼裡,看山就不是山了,那是一個沉重的大包袱,於是,心裡想著,這要是平原多好,是海面更不錯,一望無跡。看看東贏老家,比這裡簡單多了。在日本人眼裡,中國太大了。
此處,有山也就罷了,還帶著這麼多原始性,草的厚度,腿踏進去,腳面沒了,半截子腿剩不下多少,那些灌木更是可怕,別說隱藏個人,放進一隻牛,都不一定能看的見。
好在這片地區沒有多少樹,否則,行進起來不知會難多少,萬一再有個水霧什麼的,那就更別提視野。
日軍排成的長隊,邊向前,邊放倒兩邊的蒿草,無形中,又多了一份體力活。
原田身先士卒,揮著指揮刀,狂砍著蒿草。
他不這麼幹不行啊!一來,只有他有刀,他有這條件。二來,也是為了保命,把草砍的越低,視線越好,他的安全性就越大。因為,他的手下每時每刻都能圍著他。如果他這裡有危險,旁邊的這些日軍能眼瞅著不管嗎!自然不會。這樣一想,他便覺得多幹點沒關係,幹活累不死人,但被人殺,那可是要丟性命的,所以,他絕不能給對方一個偷襲的機會。
就這樣,日軍在互相配合下,又費勁八累地又向前推進了十多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十多米很難,最累的是要不停地揮刀來砍草。如果沒刀,那就得用手把草弄倒,再用腳去踩,總之不能影響旁邊人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