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進行如此佈置,有用嗎!早幹啥去了,佈置了,誰還聽,即使是聽到了,能真的執行下去嗎!
再說東線。
東線的軍6從25日開始向景東方向撤退,日軍先頭部隊乘座一百多輛卡車,就是利用他們丟掉的公路,很快便衝到了臘戍南100英里處,而且還在向前推近,已經接觸到了新編22師。
那麼,新38在哪呢!也不在這條線上啊,早過河了。此時讓他們守住某某處,可能嗎!除非從天上跳下來抵擋日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開始時,誰都不明白他為何要如此佈置,後來才明白,因為此時蔣介石發來電令。
蔣介石說:“如可能抽調瓦城有力部隊增援臘戍,先擊破其襲臘一側背,則以後皆易為力,如此瓦城不守亦可。蓋此時保臘戍為重,而瓦城之得失無甚關係也。”
瓦城是哪,同城,這個時候早被日軍佔了,蔣介石還做如此幻想。
羅卓英是中國遠征軍司令,如果戰敗,他可以不怕別人,但怕老蔣啊!先不說之前他都在幹什麼,如果遠征軍就此敗了,他首當其衝是要負全責,所以,現在下這個命令,目的是要顯示一下氣魄和運疇帷握的能力,
“你看我多能幹啊!紛亂之下,我還保持鎮定,做了全盤安排。”
至於能否要贏,或能否擊退日軍,那就不是我的事了,我讓他們幹,他們沒這個能力,打不過日軍。
現在是政出多門,真的很亂了。羅卓英也做了佈置,蔣介石也下了命令。
有的將官根本就不聽,自做主張地帶著部隊朝著有利方向發展。而有的,想聽也聽不到,因為這個時候,傳達命令的人不在。
命令由誰傳達?是一個叫林尉的參謀團,它是中國遠征軍的作戰中樞。
之前,他們也曾經出個好幾個主意。現在不用出主意了,傳達命令就是。
可惜,這個參謀團不在。他們本來是駐紮在臘戍的,一見日軍來了,還差100多公里呢!竟然丟下部隊不管,率先逃走了
這些人平時在辦公室保養的不錯,體能也很好,一鼓作氣,在5天之內,竟然跑出1000多公里,直到中國的保山才停下。
所以,蔣介石的命令白下了,沒人給往下傳。
就在中國遠征軍和盟軍紛亂之即,日軍向臘戍的中國遠征軍突然發動進攻,沒費多大勁,人也沒死幾個,輕而易舉地奪取了臘戍。不僅奪取了臘戍成堆沒能運走的大批物資,最主要的,是截斷了中國遠征軍回家的路。
想回家,找別處,此路不通。
日軍佔領了臘戍之後,並沒有完,繼續向中國內地推進,隨後佔領新威,貴街,畹町,進而佔領八莫,簡直用不上攻擊二字,直接說佔令即可,日軍來到哪,哪就屬於日軍的。
因此,日軍一直達惠通橋,一路上都沒費什麼勁,隨著難民屁股後頭走。如果大橋不被炸,興許日軍過了橋,會佔領更多的地方。
還有一個師也算是不錯,他是遠征軍的師96。此時面對的是日軍中路的一支軍隊。
這隻日軍一直負責從平蠻納向曼德勒進攻,卻在半路上遇到了中國遠征軍第師96。
師96根師200差不多,心眼都不怎麼活分。
在準備平蠻納會戰的前幾天,他們接到命令,要死守一處陣地,阻住日軍,為平蠻戰會戰創造條件。
隨後,師96便在此時碰到了日軍的這支中路軍。
一個想要過去,一個不讓,於是又方開戰,一打就是8天,在這八天中,日軍無法邁過中方陣地,只能是死磕,眼看著東西兩路都獲得了成績,而他卻不能,急啊!。
師96與師200差不多,對陣地外的情況不太瞭解,還在一心一意想著會戰。
他們做到了,真的阻住了日軍。只可惜,這八天的戰鬥白打了,一點用處沒有。會戰沒搞成,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作用也沒有,白白死了很多人。
英軍繼續撤退,一路上還是丟盔棄甲,全部坦克扔了,不要了,終於在雨季來臨前撤退到了印度。
更可氣的是羅卓英,釋出完那道命令後,便覺得沒他什麼事,帶著一部分人,丟下主力不管,跟著英軍也去了印度英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