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目前只有6萬,即使後續進行了補充,但是有限。
理想與現實往往相差甚遠。
因為,這是一支由多國組成的聯軍,能不能互相配合是未知數,萬一,有人在你上房後撤了梯子,自己先跑了,你連下來的機會都沒有。
很快,出人意料的事件發生了,日軍完全沒有按照盟軍總司令設想的那個計劃往下走。
日軍不傻,在追擊新編22師過程中,很快看出了盟軍的企圖,看破不說破,明面上擺開了架式,暗地裡,把力量用在了兩個側翼上,採取了中間等待,兩邊齊進的策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空著中間擺好的戰場,突然向兩翼發起了攻勢。
為什麼會是這樣?
因為日軍很快了解到,在平蠻納戰場上,等著日軍的,是師200和新編22師,他們知道兩支部隊不好惹,交過手,讓他們死了不少人。
飯田祥二不想硬碰硬,他就這點部隊,真要是在這拼光了,還怎麼去滇緬公路。
仔細地一想,還是先找薄弱環節。
抬眼一望,似乎在兩翼很快找到了答案。
那就去兩邊試試。
最先著手的是東線。
東線由遠征軍的軍6在負責,由於這個軍兵力不足,在這條線上,它只放了師55一支部隊在把守。
同古失守後,同古至毛奇的公路門戶大開,而遠征軍又把所有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平蠻納會戰上,所以在東線,從毛奇到羅衣考,再到東枝等廣大地區便出現了地廣兵少狀態。不這樣不行啊!哪裡都要有兵,想要集中,增加人數,不可能,只能是這放點,那放點。
有區域,沒重點。
兵一撒開,便是星星點點。
開始時,飯田祥二也不知道這個地區是這樣,他被遠征軍打怕了,無論到哪都膽怵的很,擔心再出現之前那兩個前哨陣地。
於是,先讓日軍第56師團派出一個聯隊,發起試探性進攻。
沒承想,這一進攻,很快發現這邊好打,一攻就破。
飯田祥二大喜,乾脆把準備進攻平蠻納的主力部隊調過來,把次要方向,變為主攻方向。
真是歪打正著,沒想到,日軍投入主力後,很快便突破了遠征軍這片防禦陣地。
隨之,重點區域被突破,交通線全數亮給了日軍。
有了交通線後,日軍主力長驅直入,不到十天時間,推進幾十裡,直接威脅到平蠻納準備進行會戰的遠征軍左翼,也就是說,遠征軍的師200、師96和新編師22全都把側面亮給了日軍,只要日軍從這裡捅刀子,拿棍子打,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這個方向是沒有防禦陣地。
在東線,中國遠征軍的軍6壓力不小,為了配合會戰,也是拼了老命,全部家底都拿出來了,不顧一切地阻止日軍。
奈何,防守區域太大,沒有整體作戰計劃和防守能力。戰鬥一響,只能讓一團一營地分散拒敵死守,結果,這一團一營上去了,也被日軍一個個突破,而且幾乎是有去無回,全都被日軍吃掉。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日軍攻入東線後,隨著向北推軍,軍6下屬的各級指揮官很快對部隊失去了聯絡,讓這些指揮員無從指揮。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全部潰散了。
隨即,一連串的防禦重點不復存在。羅衣考失守,東枝失陷,羅列姆失陷。眼看著,中國遠征軍的基地——臘戍葉門戶大開。就差日軍大踏步地進來了。
問題十分嚴重,現在,不僅僅是遠征軍被日軍反包圍的問題,老窩快要沒了。
這是東線情況。
再看西線。
這是按說好了的,由英緬軍把守。
當日軍第33師團過來後,沿伊洛瓦底江一路向北推進。
英緬軍還是老樣子,不敢打,日軍來了他就走,好東西隨便拿。
英緬軍一路向北潰敗。4日丟了普羅美,5日扔了阿蘭廟。
“兄弟,別跟的太緊了,你要啥,我留給你還不行。千萬別槍走火,走火傷人可不是好事。”英軍恨不得面對面跟日軍講道理。
兩天之內,英軍丟掉了西線。
不過還好,人沒死幾個,只是地盤沒了。這沒關係,地盤有的是,又不是咱家的,誰胳膊粗力氣大就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