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騙子。”叫嚷著
孩子們從外面跑進教室。
老師怕孩子們打架,又怕摔著,從後面緊趕,連聲喊,
“慢點,別摔著。”
傍晚,董燕從幼兒園接出吳和平,兩人走在路上。
吳和平問:“爸爸呢?”
董燕:爸爸有任務。
“哼,天天有任務,就是不來接我。”
董燕:爸爸真的是有任務,出差到很遠的地方。
“又在騙人。”吳和平噘嘴道。
“媽媽沒騙你。”見吳和平不說話,董燕又說,“今天又和小朋友打架了?”
吳和平:“嗯”痛快地承認了。
“和平,不能總和人打架”董燕叮囑。還想繼續說下去,沒想到吳和平很快還嘴。
“那不是打架,那是打仗。”吳和平不高興。
“可老師說的,說你和幾個小朋友打架了。”董燕懷疑道。
“我說了,是打仗。”吳和平更加不高興,“是他們打不過我。”
“什麼?”董燕不相信,她知道,那幾個孩子都比他大,而且還不是一個人,顯然,吳和平這麼說是在撒謊。於是帶著訓人的口氣,
“不許撒謊,說假話不是好孩子。”
“我沒有。”吳和平嚷了一句後,邁開小腿,飛快地向前跑去。
董燕一怔,她知道,吳和平從來不說謊,他今天這樣,像是受了很大委曲。幾個大孩子打不過吳和平這麼一個小不點,任誰也不信。
見吳和平跑遠,董燕趕緊去追:“你慢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吳和平說的沒錯,那幾個大孩子真的沒有打過他。
不過,他們不是身體接觸般地動武打架,而是在老師的監督下玩了一個戰鬥遊戲。
吳和平僅憑著手裡的坦克模型,和那張不停說話,而且有些道理的語言,讓那幾個不服氣的小孩敗下陣來。
最後,那幾個孩子不得不承認,人再怎麼厲害,就是拿著槍,也無法打敗坦克。
因此,董燕所聽到的吳和平與人打架,其實是他們演義到最後的一場打仗遊戲。
朱日和訓練一角。
一場圍殲“敵”傘兵的戰鬥已經結束。幾十輛坦克圍成一圈,裡面是幾十名臂帶藍袖章的解放軍官兵。一眼就能看出,他們與坦克兵有明顯的差別,主要是服裝和氣勢上的不同。
吳江龍穿的是普通軍人服裝,臂上帶的是導演部特別標誌的臂章,此時,正與幾名指揮員說著什麼。
這就是我們見慣了的演習方式,一方當藍軍,一方當紅軍。在導演部的按排下,最終的結局便是紅勝,藍敗,不管你藍軍多麼能打,最終的結局都要做紅軍的俘虜。
相信很多人聽到過現在在全軍都在流傳一句話,“活捉滿廣智,踏平朱日和。”
滿廣智是朱日和訓練基地藍軍的旅長,為什麼讓這麼多中國軍人當做口號來示威,那就是,這一支藍軍,已經不是現在的被人圈住的,一打就慫的藍軍,是屢戰屢勝,讓紅軍佔不到便宜的一夥“敵人。”
這是後話,接下來我們還要細講。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