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倉促進入森林後,也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能選離越軍遠的路線走。至於是不是走對了,能不能與潘師長等人聯絡的上,這些暫時還顧不上,先擺脫越軍再說。
就這樣,兩個人慌不擇路地踏進森林後,不久便與潘師長他們失去了聯絡。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潘師長在臨行時,曾與楞邊那佳交待過,他會在沿途設下標記,然後讓楞邊那佳尋這條路走,他們會在前面等著。
可是,楞邊那佳被越軍的震暈了,吳江龍又不知這檔子事,因此他們忘記了這關鍵點,盲目地走進樹林。等到楞邊那佳稍稍清醒後,想起這事時,他們所處地點與潘師長留下的標記相差甚遠。
這會再想返回去找,已是不可能,一來是很可能走錯,二來又有可能被後面的越軍趕上。
他們倆人很慶幸沒這樣做,否則,二人就等於羊入虎口,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越軍正等著他們呢!
越軍因為找到到追蹤目標,正發愁還要不要繼續追蹤下去,如果這時兩人過來,不就是掉入越軍的隊伍裡了嗎?
既然吳江龍和楞邊那佳不想返回去,也並不能說他們兩人就能找到出去的路,畢竟潘師長他們是朝這個方向跑的。穿過水壩,也只有向這個方向去,也就是正西,只要不出現偏差,怎麼走都可以。
這樣一想,兩個人決定繼續向前,而不是走回頭路。
吳江龍和楞邊那佳兩人不停地在森林裡找啊找,一會察看樹杆,一會又檢查草叢,可找了這麼久都沒找到楞邊那佳要尋找的指路標記。
我們看過許多小說和電影,對森林裡的路線標記大至多少了解一些,有的是在樹上劃道,有的在樹杈上放石頭,有的會沿路丟下一些布條什麼的,只要後面的人看到這些,就能順著這些標記找到前面的人,或者是什麼地點。
然而,這種方法太老套了,你懂,敵人也懂。如果先找到這些標記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敵人,那可就毀了,敵人會順著這條標記一直跟蹤下來,你標到天漄海角,只要他願意都能跟的到,所以,這樣的標記太過於危險,更何況,柬埔寨國民軍這支小隊伍正處於越軍的包圍之中,任何微小的差異都會踉成大錯。
那麼,潘師長留下的是什麼標記呢!為什麼到現在,吳江龍和楞邊那佳都不曾找的到?
這個標記太特殊了,明顯帶著柬人的古老元素,那就是柬人最最信奉的佛家的一些東西。由於目前楞邊那佳和吳江龍還沒有找到,我們暫且放下不說,等到過會再揭底。
吳江龍和楞邊那佳原地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兩個人有些失望。
他們當然不會找到,因為他們的路線已經偏離了潘師長等人走過的路,所以才不能找到。差之毫離還繆之千里,更何況還不是一度兩度的偏角,其中的距離當然會很遠。
實在找不到標記後,吳江龍放棄了,對楞邊那佳說,“算了,不要找了,太浪費時間。”
浪費點時間還是好的,如果能找到,這點不算什麼。可是,如果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這樣堅持下去,其結果只能是錯上加錯,那問題可就大了。
吳江龍又問,“你能找到回去的路嗎?”
這條路,吳江龍指的是水藤林。
楞邊那佳嗅嗅鼻子,臉朝上,向空中猛吸了幾口,然後肯定地說,“能”
連路都找不到,怎麼還能找到根據地?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想法。但楞邊那佳說能,他就一定能辦的到。如果我們再仔細地去想,楞邊那佳說能,還真有可能找的到。為什麼?
水藤林設在湖邊,與湖水緊緊相連。這麼大的湖水處在這,它會有水汽,還會有腥氣。凡是接觸過大江大海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你離的越是近,你就能感受到從那裡放『射』出來的『潮』氣和腥氣。『潮』氣好說,林子也有,可這腥氣,林中就不存在了。
楞邊那佳就是靠這種嗅覺,找到了腥的來源地,當然知到湖在哪!如果能知到湖在哪,他們就不算『迷』路,找到湖邊,離水藤林也就不會太遠了。
“走”
吳江龍很是高興,既然楞邊那佳說能,那就是能,他一點都不懷疑。於是,楞邊那佳在前,吳江龍在後,兩個人繼續在林中穿越。
森林幽黑昏暗,分不出東西南北,要走也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就是楞邊那佳認為對的地方。
這一路走來,遇到了很多溝溝坎坎,大小野獸也沒少見,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難的問題還是在於出路。
突然,他們看到前面飄過一縷青煙,用鼻子一聞,還有淡淡的清香味。
吳江龍和楞邊那佳立即警覺起來,在沒有弄清前面是什麼情況下,他們不能不加倍地小心,萬一那裡有有越軍怎麼辦?
等他們現靠近一些,發現了前面是一所小柴屋。煙就是從柴屋的屋頂上冒出來的。
楞邊那佳就想衝過去,被吳江龍一把拉住。
“慢”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