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隱蔽,越軍汽艇過來了。”
毫無疑問,這是柬國民軍事先安排的尖兵,專門用來探路和偵察敵情的。
他這一喊,所有船上的人都聽到了。既然敵人過來了,那還等什麼,於是,所有船隻快速拐向旁邊的一條河叉內。
河叉水淺,又生長著茂密的蘆葦,汽艇一般是不進來的。他們即害怕擱淺,同時也害怕機器被水草纏住,其實最主要的,他們還是怕被柬國民軍襲擊。
越軍又不是鋼鐵俠,刀槍不入,一旦被柬軍襲擊,那是要死人的。如果他們不進來,在寬闊的水面上行駛,柬軍就不能使這一招。因為汽艇上的12.7毫米高『射』機槍起著相當的威懾作用,也是對付小木船的最強火力。更何況,汽艇速度快,木船慢,水面一遼闊,只要被發現,小船當然會毀於一旦。
也正是因為越軍和柬國民軍,你想你的,我走我的,才使的越軍與柬軍很難在湖水面上交火。除非偶遇,或者說是越軍被引進埋伏圈。
越軍不傻,當然不會中這個圈套。不過,越軍既然是巡邏船,總還是要對這一地區進行管理和偵察,也不能允許柬國民軍的存在。那怎麼辦,越軍自有越軍的招數。
幾隻小船剛剛划進河叉,就聽遠處傳來汽艇發動機聲音。
而此時,水域上除了它之外,再沒有任何活動物體,水流又很平穩,因此,除了這個響聲外,不會有第二個,因此,機器聲轟鳴,老遠就能辯別出。
很快,越軍汽艇『露』面了。汽艇機倉外的甲板上上站著幾個越軍,一律持槍向蘆葦『蕩』方向張望,架在甲板最顯眼位置上的那挺機槍,彈箱張著蓋,可見已經是子彈上膛,就等著把持機槍的人扣動板擊了。
隨著汽艇駛近,汽艇上的越軍嘴臉看的也是非常情楚。每一個越軍臉上都能看到不可一世的凶煞。
董小朋偷偷開啟攝像機,透過縫隙開始拍攝越軍汽艇。他的這一動作是很危險的,如果被越軍發現,一串子彈過來,就有可能機毀人亡。
難道說,有蘆葦擋著,越軍也能看的到?那的看是什麼條件,比如說越軍的目光死死盯著這一地區,稍有什麼變化很可能就逃不過他的眼睛,或者鏡頭反光,其光芒很可能會暴『露』出機身位置,這些都是很危險的。
童勇男有些擔心,輕聲告訴董小朋,“太危險,別拍了。”
“沒事的,我擋著鏡頭呢!”
董小朋說擋著鏡頭,並不是把鏡頭遮住,遮住了還怎麼拍,他指的是把『射』向鏡頭的直光擋住,不讓它反『射』出去。
“嘟嘟嘟”
汽艇由遠至近,很快便接近了這道河叉,只要越軍拐一個彎,從北面就能看到河叉裡的人。然而,越軍沒這樣做,他們在一側把汽艇停下了。
汽艇一停,甲板上的幾個越軍朝著河道方向比比劃劃,嘴大張著,但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
這時,一個越軍轉身面向『操』控機槍的人,在說什麼,只見那個機槍手跟著轉動身體,調整槍口。
農團長第一個看出了越軍企圖,趕緊下令,“快趴下,越軍要開槍。”
河道里有蘆葦擋著,外面啥情形,裡面的人是有看到的,也有看不到的,看不到人當然不知道此時越軍在幹什麼,正等著領導命令呢!沒想到等來的是這個。不管是什麼,既然是領導說的,那就聽吧!
聽到農團長讓趴下,知道危險來了,所以這些人趕緊把身體放低,儘量別讓敵人發現。
此時,董小朋正抓著像機拍攝,又聽不懂農團長說的柬語,所以他的動作還是慢的。
“快收工,隱蔽。”吳江龍從旁邊又加了一句。
但董小朋的動作還是慢。他慢越軍可不慢,也就在他還沒有潛伏下身體時,越軍汽艇上的機槍響了。
機槍一響,子彈像切割機一樣,朝著蘆葦『蕩』橫掃過來。只是瞬間,大面積的蘆葦被打的碎片橫飛,四處飛濺。
還好,越軍選擇的是平『射』,採用的是慢搖槍口,是從一側向另一側移動,如果單單瞄準董小朋這個位置,有十個他也鮮血倒地了。
即使這樣,子彈頃刻間也到了身旁,而此時,董小朋的上半身還沒全伏下來。這太危險了,按著子彈距離水面的平行高度,董小朋仍處於子彈橫切面之上。
說時遲那時快,一道黑影猛地撲向董小朋,兩個人一齊壓到在船頭,險些把船壓翻。也就在他們倒下的那一瞬間,子彈從頭頂上切過,一排火光直撲身後蘆葦『蕩』。眼看著,整整一排蘆葦被攔腰斬斷。
欲知《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未來發展,歡迎提前閱讀下部——《衝出太平洋》)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