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撤走之後,水藤林算是徹底消停了,重新恢復到原有平靜。
洞裡薩湖太大了,即使是在旱季,湖水面積也在幾萬平方公里之上。既然有水,當然少不了水產品之類物產,於是,農團長讓戰士們打上各種魚蝦類等各『色』海產品供電視小組享用。
吳江龍看到這些水產品就有些納悶,柬國民軍一真深藏於水藤林內,連只像樣的船都沒有,靠什麼打魚呢!而且湖面上也一直被越軍佔據著,汽艇巡邏船來回穿梭,哪容得了柬軍去打魚。別說是打魚,就是在湖面上行走都不行。只要被越軍巡邏船發現,必然是一場追殺。
如果看過老牌電影,就會想的到。越軍在汽艇上架著機槍和小炮,如果想追一隻魚船,別說是一隻,就是幾隻那也不費什麼勁,大不了多『射』些子彈而已。追來追去,不是船上的人被殺光,就是船被打沉,就是人掉入水裡,身上也免不了捱上幾發子彈。
所以,憑柬軍目前實力,他們根本就沒有在湖中打魚的可能。
晚飯後,邊雨欣不等吳江龍問話,率先提出了這個疑問,引來農團長等人一陣大笑。他們認為邊雨欣提法很切合實際,當前的行勢就是這樣,柬國民軍是不可能去水裡打魚。既然他們不去,那這些食物是從哪來的呢!人不吃飯不行,部隊沒糧食更不成。
隨後,農團長等人就進行解釋,無非是說些類似於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那種情形,有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
他們幾個越說,邊雨欣越糊塗。這裡連個村莊都看不到,更看不到一個百姓,所有柬國民軍都隱藏在水藤林內,上那去找老百姓!
農團長介紹說,洞裡薩湖不僅有水,而且還有島,用不著去陸地,就可以吃到你所想要得到的水產。而且,每個島上都有魚民,他們不種莊稼,就靠打魚為生。有他們在,柬國民軍還能餓死!
這到是實話,老百姓是柬人,國民軍也是柬人。國民軍為誰打仗,不就是為了趕走越南侵略者,好讓自己人民過上好日子嗎?所以他們是子弟兵,老百姓當然會支援。
對於這一點,只要有愛國心的民眾沒有不理解的。所以,柬國民軍的游擊戰術也是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才能維持的下去,否則,他們很難在這一地區呆的住,別說是去給敵人通風報信,就是沒人理你,柬國民軍也無法存活。
這就是人民戰爭發揮出的巨大作用。不管是中國還是柬埔寨,世界上凡是抵抗外敵入侵的國家,他們的軍隊就是人民的軍隊,當然會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援。
聽到有人民群眾在,邊雨欣立即有了想法。他們這次拍攝不僅要拍柬國民軍,也要拍人民群眾,最主要的,邊雨欣想看一看柬國民軍與人民群中的魚水情。因為,柬國民軍的抗越戰爭能否持續下去,能否最後打敗越南侵略者,老百姓的支援,民眾的贊同將是很關鍵的因素。
柬國民軍的鏡頭拍了不老少,差的還是一些細節問題。邊雨欣即是這場電視拍攝活動的記者,但同時他也具有編輯加導演的身份,所以,能夠把電視內容拍得更豐富,更好看,那才是目的。於是,邊雨欣向農團長提出了要到老百姓住地去拍攝的想法。
這一下可難住了農團長,不是去不了,而是太危險。因為那些百姓都在島上,他們要去就得乘船,還要穿過很大片的湖面。越軍的巡邏艇一直在湖面上來回地巡邏,鐵船要比木船快的多,只要木船在水面上出現,很難不被越軍發現,而且去的船絕不會是一兩條。有這麼多船被越軍巡邏艇追逐,危險太大。
農團長不敢擅自做主,把目光投向潘師長和焦團長。
潘師長是這裡的最高領導人,焦團長是從總部來的,一路上都兼營保衛電視小組的任務。人家安全地到達這裡,他絕不能因為一點差錯而讓電視小組冒險,所以他求援的目光投向這兩人,意思是說,去還是不去由你們做決定。
潘師長想了想問,“從這到那小島有多遠?”
“遠到不是很遠,出了水藤林就能看得到,只是中間隔著十幾裡地的水面,越軍一直在這裡巡邏。”
焦團長『插』進來問,“越軍在什麼時間不巡邏?”
“越軍有午睡習慣,一般在中午時他們很少出來。”
“嗯,那就在中午。”
越軍中午不出來,自有不出來的道理。你想啊,柬埔寨處於亞熱帶,天氣本來就熱,一旦到了中午會更熱。而且湖面熱起來,會蒸騰出大量熱氣。
上面有太陽照著,下面熱水蒸著,這與在桑拿間裡洗桑拿有什麼區別。洗桑拿那是圖舒服,而在這裡呢!那就叫受罪。越軍又不是個頂個地忠於職守,甘心情願地捨身為軍隊,他們當然也是想圖些舒服,越舒服越好。所以,在這時間裡,他們肯定會找個蔭涼地歇息去了。
“嗯,那就好,我們就中午去。”
潘師長說出這樣話,就等於他同意了邊雨欣提出的要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柬埔寨的抗越戰爭非常需要中國以至於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支援,而且,邊雨欣提的又並非無道理,做好這部柬國民軍抗越的片子對柬埔寨國民軍的抗越鬥爭非常的有用。
抗戰時期,美國的女記者史沫特來、海侖等多次去延安採訪中共領導人,從各個角度報道八路軍抗戰實情。真實的報道,不僅宣揚了『共產』黨的抗戰精神,也讓世界瞭解中國還有這樣一支軍隊,在經濟極其困苦,裝備非常落後的情況下卻意志堅定,鬥爭堅決,作戰勇敢,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力量。
從此,讓國人關注八路軍,世界觀注中國『共產』黨,由此才開闢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良好局面。可見,外國新聞媒體的宣傳是何等的重要。就是從這一考慮出法,潘師長決定,就是冒再大的風險也要讓電視拍攝小組去看一看柬埔寨的人民群眾是如何支援柬國民軍抗戰的。
天剛剛放亮,幾隻小船駛出水藤林的密集地區。在這些船之中,不僅有電視小組的人,當然也有吳江龍、徐昕、三人。他們三人來幹什麼?他們是保鏢,有保衛職責,電視小組走到那他們就得跟到哪,不能有一點失誤。同時,潘師長、焦團長、農團長也跟著一起來了,可見這幾位柬國民軍領導對電視小組的採訪是多麼地重視。
小船正在向前行駛,一條木舟以及快的速度,箭一樣像船隊划過來。
船是用木板拼接的,船體大,載人又多,當然行駛很慢。而木舟則不同,他是一根大木頭在中間鏤空,只容納下兩三人,體輕,速度快,如果好手劃的話,他會在水中行駛出一條水線,飛一樣向前狂奔。
木舟行到船隊最前面,一個側橫擋住去路,只見上面一個魚人裝扮的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