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國的疆土,北至南嶺今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帶),西至夜郎今廣西,雲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包括現在的越南首府—河內。),東至閩越(今福建南部)。
現在,在越南,他們還供奉著南越王趙佗的畫像。因為趙佗是老領導,很可能還是趙姓人的祖先。
西漢建立後,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他的南越王印綬,表示臣服漢朝,從此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此後,南越國和漢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就這樣,小地方出來的劉邦成功的透過和平方式,使得趙佗歸順,和平解決了南越問題,沒有使他成為漢朝南邊的敵對勢力。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臨朝,開始和趙佗交惡。她釋出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區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
趙佗覺得呂后可能會透過長沙國漢朝的另一個藩屬國,位於南越國北部,現湖南省境內)來吞併他,於是趙佗宣佈脫離漢朝,自稱“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打敗長沙國之後,趙佗主動撤回。
呂后隨即派遣大將隆慮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趙佗,但由於中原計程車兵不適應南越一帶炎熱和『潮』溼的氣候,紛紛得病,連南嶺都沒有越過。一年後,呂后死去,漢朝的軍隊停止了進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時的趙佗憑藉著他的軍隊揚威於南越一帶,並透過財物賄賂的方式,使得閩越、西甌和駱越都紛紛歸屬南越,領地範圍擴張至頂峰。趙佗也開始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與漢朝對立起來。
在中國歷史上,女人執政雖然有過這麼幾回,但興國利民的事真的不多。漢代的呂后如此,清代的慈喜太后得加個更字。
漢文帝劉恆一即位,便認識到了邊關的重要『性』。他考慮到趙佗是中土人,要想拉攏他,還得從心計上佔先。考慮到中土人的特點,他們最重視的就是祖墳。於是,漢文帝劉恆派人重修了趙佗先人的墓地。
墓地是修好了,可趙佗與劉氏弄的這麼僵,誰還敢來上墳。就是留在中土的趙佗家人,也早被呂后殺的殺,關的關死的沒幾個了。關係弄成這樣,就是皇帝把趙佗祖先的墳修好了,也沒人敢去。如果沒人打理,時間久了,再好的墳瑩,不還是荒冢嗎?
這個好辦,漢文帝專門設定守墓人,讓他們每年按時祭祀。這還不算,在全國下了令,找人。
找誰啊,找趙佗的家人,凡是跟趙佗沾親帶故的全算。然後從裡再選出一些最親近的人。選出這些人來幹啥?
給他們賞賜,能當官的當官,當不了的,就賜給他們財物。這些事情搞起來之後,在全國也是沸沸揚揚,於是,很快傳到了趙佗衛耳朵裡。
漢文帝做了這些還不算,緊接著漢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漢高祖時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陸賈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
陸賈到了南越後,向趙佗曉以利害關係,趙佗被再次說服,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仍稱“南越王”。
一直到了漢景帝時代,趙佗都向漢朝稱臣,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象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
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趙佗做人真不是光明磊落,當王就當王吧,為什麼會偷偷地做見不得大朝之事。如果沒有這個虛榮心,也許就不會給他的後代子孫招來滅項之災。
趙佗死後,他的第四代子孫趙建德就沒他這麼會來事了。本來在國內悄悄地當你的南越國皇帝不就得了。他卻不,偏偏要與漢武帝爭個高下,比比誰的權力大。
這一下南越國可惹來了大禍。漢武帝連匈奴都滅了,還怕你一個小小番幫不成。於是,在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向南越國發兵。
從這點上,我們回頭看一看,七九年的那場自衛反擊戰,與其又是何等的相似。只是一點不同,我們做的沒有漢武帝徹底。
於是乎,大兵一發,很快就平定了南越。
這一回,越建德可沒有他的前輩們那些好事了,不管你投降也好,逃跑也罷,反正你這個國王是沒了。
漢武帝滅掉南越之後,為了使這一方永遠安不定,便不在這裡建國,而是把他變成了交趾、九真、日南三個郡,同時設刺史管轄。
從此,這個橫亙南疆的政權維繫了90多年的南越國,歷經五代而亡。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