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雖然聽不懂沈淩與楊世昌探討的東西,但是也是做過這麼多年皇後和太後的人,知道用人的道理,開口插話道:“妍兒說的沒錯。那個曾默確實需要打磨一下,不然將來如何成得大器?”
太後站在沈淩這邊後,楊世昌也無話可說了,他心裡暗道,那就試一試吧,也許曾默栽了這麼一個跟頭,真會從中吸取到教訓,將來到地方上奮發圖強也說不定。
這樣,幾天以後,彈劾曾默的禦史被查出收受賄賂,且牽扯進幾個地方上的官員後,原來的曾默一案徹底被眾人忘記,等眾人想起來時,曾默已經被發配到了偏遠地區。
且不提楊世昌為了曾默一事,如何耗費心血,只說周晟在禦史被查出收受賄賂以後連帶扯出幾個地方官,尤其是這幾個地方官都是自己這邊的人以後,不由龍顏震怒,狠狠批了這幾個地方官一頓,革了他們兩年薪俸。沒辦法,他手底下的人並不多,若是革去他們官職,將來還有誰肯站在他這邊。
只是僅僅罰俸兩年,再對比曾默被貶到窮山惡水的偏遠地區,眾人不覺對皇帝的偏心有了認識。
對此,周晟也很無奈,他在禦史事發以後,原本是想對曾默從輕發落的,是楊世昌一再上摺子讓他把曾默派到偏遠地方,他自然樂見其成。哪知後來竟會被人以這個為由說他任人唯親,處事不明,真讓周晟有理說不清。
所以,周晟一鬱悶,連著好些天沒有進後宮,天天把自己關在文華殿裡與幾個心腹商量對策。畢竟此次將矛頭對準曾默,原本是想給楊世昌一個下馬威的,但是沒想到下馬威沒使成,自己這邊倒暴露出了不少問題。
因此心裡明白的沈佩致就建議周晟可以將楊家放在一邊,先改革吏治,畢竟現在吏治已成一大問題。
周晟思拊良久,最終覺得沈佩致說的沒錯,楊家可以慢慢來,但是吏治卻不能不治理了。
當周晟連著一個多月沒有踏足後宮時,後宮卻比平時熱鬧了幾分。
起因是麗嬪從坤寧宮請安出來後,不知是心情不好還是有意找茬,硬說如嬪的宮女沖撞了她,命人打了那個宮女一巴掌。此事將如嬪氣的夠嗆,她這些日子與婉嬪走的近了些,沒想到卻惹得麗嬪針對上了她。
她被麗嬪下了面子後,當即回去找沈淩告了一狀。
沈淩知道她是周晟的心尖子,自然提起精神應對,將麗嬪請了過來。
麗嬪來的時候,和嬪也跟在後面,不多時,聽見動靜的婉嬪也來了。
現在沈淩下面五個妃嬪已經分成了三撥勢力,麗嬪和和嬪一撥,婉嬪和如嬪一撥,柔嬪則自成一派,兩邊都不靠,也兩邊都不得罪。
所以即使聽聞四嬪都到皇後那邊去了,柔嬪也窩在自己的宮裡不出來。
沈淩也想和柔嬪一樣躲清靜,可惜兩撥人誰都扯著她不放,張口閉口請皇後做主,讓沈淩倒做了難。
這事擺明是麗嬪不對,可是經過和嬪那張嘴,那個宮女硬被說成了沖撞她,還非要請太醫過來給麗妃把脈。
沈淩被她們鬧了這麼半天,心裡大概有了數,和嬪和麗嬪能有這麼大底氣對抗婉嬪和如嬪,想必是有了籌碼,加上她們一直嚷嚷著要叫太醫過來,沈淩有什麼不明白的,多半是麗嬪有了身孕,才藉此給如嬪氣受。因為她知道,一旦她被爆出身孕,錯的那個人絕對不會是她。
婉嬪和如嬪都是明白人,不等太醫過來,她們已經猜到了。兩人心裡都是同一個念頭,這麗嬪也不過就是在柔嬪不舒服的空檔承寵了一兩次,怎麼就這麼幸運懷了身孕?
最後,麗嬪果真被把出了喜脈,沈淩自然不會再揪著她的錯不放,輕描淡寫的將此事放過了。不過看如嬪那副委屈的樣子,沈淩看向麗嬪的時候不由帶了些好奇,若是被周晟知道如嬪受了委屈,也不知道是顧念心尖子呢,還是偏心自己的子嗣?
不知情的麗嬪卻看不懂沈淩眼裡的神色,她見皇後落了如嬪的面子,心裡高興得很,和嬪說的沒錯,後宮女子最重要的便是這子嗣,有了子嗣,誰都得讓著她。
和嬪看見沈淩的目光,心裡卻一突,難道這裡面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她之所以慫恿麗嬪找如嬪的麻煩,一來是如嬪與婉嬪走得近,得讓她知道厲害;二來是,如嬪不得寵,卻做出一副清高的樣子,委實讓她看不慣。
可是如今看皇後的樣子,這如嬪好像也不簡單,和嬪不由得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