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能讓人美白的方子,沈淩特地在莊子裡多住了幾個月,直等到快要臨近中秋節才回了府。而她的方子也研究的差不多了,其中一張美白的方子,是她根據淩月宮的那張藥浴的方子修改了其中幾樣藥材配置而成,另一張方子則是她用空間裡産的一種特級大米配製而成。
這兩種美白的方子,沈淩打算將它們製作成面膜出售。她空間裡雖有面膜紙,但遲早也要用完,所以沈淩回到府裡以後,就開始找人研製能製作面膜紙的紙張,實在不行,輕薄的布料也行。
面膜紙交給工匠們研究以後,沈淩命人在上房這邊整理出了一間廂房,專門在裡面研究各種胭脂水粉。藉著這個機會,她終於可以將其他人支開,從空間裡拿出新鮮的玫瑰花製作胭脂,用空間的特級大米制作水粉,想必效果一定很好。
就在沈淩忙著研究這些化妝品時,外面發生了一件大事,皇貴妃在生下福王之後又順利誕下了一個皇子,被聖上封為襄王。
沈淩派去給郡王府送中秋節禮的婆子們說,郡王府那邊一片愁雲慘淡,郡王爺如今賦閑在家,世子爺的差事也被免了,周妍的長子浩軒雖跟著太子讀書,但是平日也沒少受氣。
那些原來將家裡的子弟送到太子身邊的勳貴或宗室人家,現在紛紛後悔,有兩個伴讀的家裡甚至給自家的兒子告了病假。
沈淩聽了不由嘆息,告病假又如何,既已被人打上了□□的烙印,就算中途退出,也改變不了什麼事實。還不如一路挺到底,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那時前面受過的苦也有了回報,像這樣反反複複,倒讓人輕視。
好在郡王爺沉得住氣,沈淩後面倒是沒聽到浩軒告病假的事,想來他們一家會挺太子到底。
而國公府因為無權無勢,兩邊都不站,倒是可以關起門來清清靜靜的過日子。這也是沒有權勢的一個好處。
九月中旬的時候,沈淩的美容坊開業了。店裡一多半的化妝品都是她自己研製的,市面上從未見過。很快就引起了京城貴婦們的好奇心,抱著試試的態度,幾個貴婦買了一些能夠美白的面膜回去。這些最先來店裡買東西的客人,會免費得到美容坊贈予的一瓶補水液。
這補水液是沈淩用空間的絲瓜和黃瓜榨汁兌水做成的,潤膚效果特別好。
所以美容坊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登門的客人問的最多的就是那小小的一瓶補水液。即便沈淩將其定價為一兩銀子,來買的客人也絡繹不絕。後面的幾個月裡,店裡的其他化妝品也紛紛走俏。
年末的時候,沈淩一算賬,單是美容坊一家店的收益就比兩間鋪子的收益都多。看來不論什麼時候,最好掙的還是女人的錢。
美容坊開到第三年的時候,沈淩的私房銀子已經攢到了七萬兩銀子。沈淩拿出其中的兩萬兩銀子,風風光光的把玉如嫁了出去。
玉如嫁了以後,沈淩就開始操心佩致和玉瑩的婚事。
佩致於讀書上實在不如玉如的夫君有天賦,到現在也不過有了一個秀才功名,得知沈淩要給他相看時,佩致幹脆的表示一切等到他中舉後再說。
沈淩覺得他雖然讀書不是很行,但是在其他事上還是比較有主見的,就依從了他的意思,等他中舉後再說。
然後她就將大部分心思放在玉瑩身上。玉瑩比玉如又不同,她既不是嫡女出身,又不如玉馨玉容生得好,雖然容貌也稱得上是清秀,但是也不過是中人之姿。
沈淩並沒有對她抱太大希望,給她想看人家的時候,多是從那些比較上進的庶子或是家世比較低的嫡子裡面選,經過她的一番篩選,最後選中了一個六品京官的嫡子。
她正準備託人探探那家的口風時,皇宮裡傳出一道聖旨來,要他們這些勳貴人家裡適齡的女兒參加為太子舉辦的選秀。而玉瑩今年剛好十三歲,正是府裡唯一適齡的女兒。
沈淩細算算,太子和佩致差不多大,今年也有十九歲了吧!若是按照皇家的舊例,只怕太子早就娶了太子妃,說不定連兒子都有了。可是有皇貴妃霸著聖上,皇後即便是有心想為太子開口,也找不到機會啊!所以直到現在才下旨為太子選妃。
平心而論,沈淩並不想將玉瑩送去選秀,一來她只是庶女,太子妃的位置輪不到她來做,二來她容貌又不是太好,將來只怕很難出頭。只是聖旨難為,沈淩又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囑咐玉瑩選秀的時候,盡可能裝扮的普通一些,爭取落選回來。
玉瑩當時答應的很痛快,只是她到底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閨閣少女,聽聞要參加為太子舉辦的選秀,心裡就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若她能被選上,將來成為太子妃或是良娣,別人是不是就會高看她一眼,不再記著她只是一個庶女的身份。
所以她明面上雖然答應了嫡母選秀時會盡可能低調一些,但在選秀時卻在衣著和妝飾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結果就是,選秀完以後,沈淩就接到了玉瑩被選為太子良娣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