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的賞花宴是為了幼子的婚事舉辦的, 沈淩坐著國公府的馬車到時, 忠順侯府的門前已經停了好幾輛馬車。沈淩看那些馬車的外觀,就知道來的這些客人多是沒落的勳貴世家。想想也是,沈淩的三弟不喜讀書身上沒有功名將來又不能繼承爵位, 看中他的人家想來好不到哪去。
在垂花門接待客人的世子夫人倒是很高興,沈淩見到侯夫人身邊的韓媽媽才知道,世子夫人的孃家哥哥今年會試的時候名列二甲,就等著接下來的殿試了。
接下來的賞花宴上, 眾人的話題也離不開剛放榜的會試,沈淩看了幾眼被幾個夫人圍攏的世子夫人,想著沈氏出嫁前與這個大嫂關系還是比較不錯的, 不知道她肯不肯幫忙給找一位私塾先生,畢竟她孃家那邊是書香門第,在讀書一事上確實要比他們勳貴世家在行許多。
所以賞花宴結束以後回到國公府,沈淩就開始在自己的小庫房翻找送給大嫂的合適禮物。自家人送太重的禮, 對方肯定不收。但若是太輕, 顯得自己沒誠意。翻找了半天,沈淩最終選擇了一套茶具, 又添了兩斤茶葉。
幾天以後,沈淩帶著茶具和茶葉再次回到忠順侯府,先到侯夫人那裡問候了一番, 就帶著丫鬟到了大嫂住的院子。
世子夫人明白了沈淩的來意,就笑道:“這麼說,你是打算讓佩致走仕途了?”
沈淩道:“那倒不是。不過多讀兩本書總是好的, 就是將來討個差事,也與同僚有些話說。”
世子夫人道:“妹妹倒是個明白人。”又嘆道,“可憐你兩個嫡親兄弟卻沒這個見識,你大哥就不用說了。三弟那裡......”
沈淩早從侯夫人那裡得知,自己的三弟對來家的那些小姐通通不滿意,一心要找個家世好人又美的未婚妻,侯夫人生了場氣後索性不管了。
沈淩陪著世子夫人嘆息了一回,得到她肯幫忙的答複後,就告辭回了國公府。
剛在上房坐定,底下的人就來報郡王府那邊派了兩個婆子過來送了一些莊子裡自己産的櫻桃並好些點心。
郡王府是國公爺的嫡姐的婆家,雖然國公府這一輩只有他們這兩個姐弟,但兩人的關系並不算太好。沈氏嫁進來這幾年,很少見這位姑奶奶主動派人送東西過來。
她想了想,讓人將兩個婆子帶到上房。
兩個婆子都是四十上下,進門行過禮,沈淩就問她們世子妃最近可好。兩個婆子口裡自然說好,又說世子妃打發她們來時讓她們給國公府的主子們帶好,不知侄子和侄女長高了沒有,可惜她俗務纏身,不能親來探看。
沈淩聽了就若有所思,兩個婆子走後,她就命人去打探郡王府最近可有什麼新鮮事。打探訊息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說是郡王世子新納了一個妾侍,聽說這個妾侍不僅長得花容月貌而且能歌善舞,將世子爺迷的不行。
沈淩早猜到是這麼回事,但是這位姑奶奶的事,她不想貿然插手,就將蓮姨娘叫來吩咐了她幾句。
第二天早起起來,蓮姨娘過來給她請安時道,“國公爺說了,他這位姐姐性子要強,又愛面子。就是世子爺寵妾滅妻,咱們聽到也只當沒聽見罷了。一切等她回來找咱們做主時再說。”
沈淩不由在心裡冷笑一聲,回來找誰做主,但凡國公府稍微有些權勢,嫁出去的姑娘就不會被人欺負到這個地步。
雖說這位姑奶奶與她並無感情,但是隻要想想玉如將來可能面臨的情況,沈淩就覺得不光為了任務就是為了國公府的姑娘也得為國公府好好謀算一番。
半個月後,沈淩的大嫂也就是忠順侯府的世子夫人給她帶來了一個好訊息,一位舉人出身的私塾先生因為原來的東家被外放到了湖北,他不想跟著去那麼遠,就留了下來正在找下家。聽聞國公府這邊正要找私塾先生,他就抱著試試的念頭準備過來教幾天。
世子夫人說,這位先生對所教授的弟子非常挑剔,太過調皮搗蛋的不教,天資愚笨的不教,不受管束的不教,就是家裡人太過溺愛的也不教。沈淩聽了這位先生的這麼多要求,覺得既然敢提這麼多要求,想必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先生來了以後,沈淩將國公府閑置的外書房做了私塾,又另外給先生收拾了一個小院,配了兩個小廝。
幾天以後,主賓雙方都很滿意。佩致這個學生雖不算很聰明但是勝在聽話,這點讓先生很滿意。而沈淩透過看佩致的功課,就知道這位先生水平不錯,她便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