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看了她一眼,那一眼非常複雜,他緩緩說道:“起先是因為恨她,若不是因為她,我生母不會那麼早就離開人世。所以她想要什麼,我偏不給她什麼。後來是不願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抱到她房裡交給她養育。”
沈淩聽明白了,其實他還是同白老太太較勁,既然他還沒有放開,那就依著他吧!反正看白老太太的身體,起碼能再活個十來年沒有問題。總有等到重孫的那一天。
日子很快就溜進了八月,沈淩早早的準備好了鄉試要用的東西,色色都替白朗考慮到了。
鄉試過後沒多久便傳來了喜訊,白朗中了第二十九名,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
而趙府那邊,趙秉章也中了,不過名次排在白朗後面。當沈淩回去參加慶賀趙秉章中舉的宴會時,便覺出沈夫人和林寶珠對自己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
而老太太這邊看沈淩氣色不錯,便知她過得不錯,只是說了幾句家常話就將話題拐到了孩子上。
林寶珠在她出嫁以後,生了一個玉雪可愛的女兒,如今已經七八個月大,常常被帶到這邊來玩耍,老太太愛的不行。
沈淩含笑道:“二爺說我年紀還小,所以我們打算過幾年再要孩子。”
從趙府回來以後,沈淩無事的時候總會想起林寶珠的那個女兒,那麼小那麼可愛,總讓她回憶起科舉那一世他和蘭珠生的那個叫阿姝的女兒,也是同樣的惹人喜愛。
就在她萌生了想要有個女兒的念頭後,白朗有天晚上回來忽然問她想不想跟著他去京城。
原來白朗中舉以後應酬漸多,幾天前從一個同年口中得知,京城的明遠書院正在招生。他有意想要去那裡讀書,將來考會試的時候也會方便許多。
沈淩自然是非常支援的。所以當白朗告訴她,白老太太肯定不會同意他們到那麼遠的地方,所以將來銀錢方面會有些拮據後,沈淩痛快的表示,她手裡還有不少私房銀子,支撐個幾年完全不是問題。
事情果如白朗所料,白老太太不同意他們到京城求學,放話出來他們想去也可以但她一分錢都不會出。她本以為這麼說了以後,小兩口會知難而退,哪知過不多久,下面的人就回報小兩口已經打包好了行李,僱好了車馬,即刻就要出發了。
白朗帶著沈淩來辭行的時候,白老太太氣得連摔了三個茶杯。但是這一次大老爺堅定的站在了兒子這邊,所以白老太太又哭又鬧,最終還是無濟於事。
路上,白朗從懷裡取出一沓銀票,那是大老爺出發前交給他的。沈淩接過一數,一共有一千八百兩銀子,足夠在京城買個不錯的宅子了。
加上沈淩自己還有五千兩銀子的私房,她覺得在白朗考中進士以前,應該足夠日常開支了。
只是沈淩到了京城以後才發現,她還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白朗所進的明遠書院與茂林書院完全不同,不僅每年需要交一筆不菲的束脩,日常應酬聚會也得花錢。
大老爺所給的那一千八百兩先是在書院附近買了處宅子便花去了一千兩,剩下的八百兩用來交束脩置辦各種生活用品,加上日常開支,不到半年便沒有多少了。
沈淩手裡便只剩下了壓箱底的五千兩銀子。至於老太太給她的田産和鋪子,因為路途遙遠,沈淩來京之前,已經吩咐管事和掌櫃的將每年的出息存到錢莊,等她回來再算。
而她空間內雖然還有前面那幾世攢下來的財富,但沈淩卻暫時不想動。她覺得目前的花銷之所以這麼多,一個是京城的物價太貴,另一個則是自己現在沒有産業,只出不進。
沈淩思量了一番,決定在附近買個莊子,這樣每年也有個進益,同時有這個做遮掩自己到時也好從空間裡拿一些東西出來。不說其他,就說空間裡自産的碧粳米和蔬菜瓜果就能省下好大一筆銀子出來。
白朗晚間歸來,沈淩便與他商量此事。白朗在晉城時因為白老太太把持家業,所以他對這些俗務一概不瞭解,聽得沈淩說置辦莊子的種種好處,便點頭道,“那就聽你的,先買一個莊子看看。”
沈淩接下來就開始打聽起來,過了幾日,便找到一處位置不錯的田莊。莊子的主人是一個六品京官的太太,如今老爺告老還鄉,她便將名下的産業盡數出售。
除了幾處田莊外,她還有一家雜貨鋪。
沈淩打聽到那家雜貨鋪除了日常百貨外還出售一些活魚活蝦等水産品,便動了心思。
最後沈淩花了兩千兩銀子買下了這位太太名下的一處田莊和那家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