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 他們這個號巷多了兩個交卷子的考生, 看見沈淩會做飯,這兩個考生便拿帶的幹糧和他交換。三人一邊喝粥,一邊交換了自己的姓名籍貫, 又說了一些考試的內容,瞬間就親近了不少。
第三天,便開始第二場考試。第二場考的是雜文和詩賦。沈淩做完雜文,不過用了半天多時間, 然後下午的時候就將詩賦做好了。他將卷子交上去以後,發現他們號巷裡的人已經有三人已經做完,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時候, 都說第二場比第一場的題目容易多了。
這次沈淩再煮東西的時候,又多了幾個人來蹭飯。其中一人還取出了自己家人給他備的臘肉和雞蛋。還有人拿出了事先準備的銀絲掛麵。臘肉已經被搜檢的人切得稀爛,省了沈淩不少功夫,等水開後, 他往裡面打了幾個荷包蛋, 然後將銀絲掛麵和臘肉放進去。
沒一會兒,號巷裡頓時傳來一陣臘肉的香味, 那幾個還沒有交卷的考生聞到香味,頓覺饑腸轆轆,只是又不能前去蹭飯, 只好在那裡抓耳撓腮,看得其餘幾人好笑不已。
當下,沈淩煮的一鍋面被幾人分的精光, 然後紛紛誇贊他煮的面好吃。之後的兩天,沈淩繼續充當他們這個號巷裡的廚子,將大家拿來的各種食材做出美味的飯菜。
很快,就到了第七天。相較於第二場考試來說,第三場考試要難一些,而且比之前兩場的題量都要多,一共有十道題,經史五道,策問五道。
沈淩看到五道經史題時,忍不住吐了口長氣,總算這兩年的史書沒白學,起碼看到題目,能知道出處。至於策問,受董先生好談國事的影響,沈淩現在也瞭解了一些國家大事,寫起策問來也頗像那麼回事了。
只是這些題目,他雖然都會,但是三天要寫好十篇文章,沈淩還是覺得壓力好大。
沈淩平複了一下心情,才開始做題。中午的時候,他隨便熬了點粥對付了過去,便開始繼續奮戰。傍晚的時候,總算趕出來了四篇經史。後面的一天,上午做了一篇經史一篇策問,下午做了三篇策問。晚上的時候,沈淩怕用腦過度,不敢再寫了,好好睡了一覺。
最後一天,沈淩花了一上午才做好了最後一篇策問。下午的時候,他仔細檢查了一遍寫的十篇文章,覺得沒什麼問題了,才將卷子交了上去。卷子交上去以後,沈淩只覺困得不行,在號房裡睡了一覺才覺得清醒一些。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大家都已經交卷,紛紛感慨第三場出的題又多又難。沈淩聽好幾個人說他們直到交卷的時間也沒做完題目,不由暗暗感謝一直指導自己的董先生,他在臨近鄉試的那一年,天天晚上逼著自己做一篇文章,還限定時間,這樣自己才能在三天時間裡做完十篇文章。
考生們抱怨完以後,就見沈淩那邊已經開始準備晚飯,因為是考場內的最後一頓飯,所以沈淩將剩下的食材都一股腦的倒進了鍋裡,做了一鍋雜燴粥。
吃完粥,大家回到自己的號房睡覺,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第二天天亮以後,沈淩揹著書箱隨著眾人走出貢院後,只覺外面的太陽特別刺眼,空氣特別清新。他在當地深吸了好幾口氣,就聽見鄭澤的聲音,他順著聲音來處看去,只見鄭澤已經幫他僱好了一頂轎子,旁邊則站著崔家的那位管事,身後也是一頂轎子。
沈淩前去跟他們會合,等了好一會兒,才等到崔尋章出來。崔尋章臉色青白,也不知道在考場經歷了什麼,看見沈淩等人,勉強笑了笑,就被管事扶上了轎子。
回到宅子,沈淩吃了早飯,好好的睡了一覺,醒來已是下午。他輕輕推開房門,鄭澤聽到動靜馬上問他餓不餓,要不要喝粥。沈淩這些天在考場內天天喝粥,一聽粥字就搖頭道:“不想喝粥,還有什麼吃的沒有?”
鄭澤道:“還有雞湯面。”
沈淩道:“那就來碗雞湯面。”
等他吃飽喝足又圍著宅子轉了一圈,崔尋章那邊還沒醒。沈淩不放心的去看了看,管事說已經請大夫看過,就是疲累過度。
崔尋章這一睡就是兩天一夜,等他第二天晚上醒來時,一邊喝粥一邊對沈淩說:“我已經對這次鄉試不抱希望了。後面的第三場,我都不知道寫了些什麼。”
沈淩寬慰他道:“第三場題目多,時間又緊,我也沒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