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淩老老實實道:“學生得先生教導順利考中秀才,心裡已經很知足。就算將來考不上舉人,也是學生自己資質駑鈍,怪不了別人。”
鄭銘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旁邊侍立的一個僕人,立時端上來一盆清水。鄭銘一邊洗手一邊道:“我鄭銘教的這些學生裡,你算不上最聰明的,也趕不上最用功的,但是若論起在我身上花費的心思,旁人卻及不上你一半。”
沈淩忙道:“先生這話,真是折煞學生我了。”
鄭銘洗了手又從僕人手裡接過帕子,聽了這話擺擺手道:“你且不必多說。你我師徒一場,臨走我也沒什麼可送你的。鄭橋那裡我已經將他薦到府城的林家族學。至於你,我思量了許久,覺得你無論是繼續留在族學還是去別家的族學,都對將來的鄉試沒有多大幫助。因此我給崔平去了一封書信,讓他薦你到省城的茂林書院讀書。他那兩個公子如今就在茂林書院讀書,你過去以後在書院那邊也有個伴。”
沈淩不料鄭銘已經想好了他的去處,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鄭銘又道:“茂林書院有幾個先生是當世有名的大儒,你到了那以後要虛心向他們請教。最好能拜入他們中的一人門下,將來不管是考科舉還是做官,都對你有極大的好處。”
這一番話真是肺腑之言,沈淩情不自禁的向他行了一個大禮,說道:“先生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鄭銘道:“要說的我都說了,你回去準備準備。明天也不用來族學了。過幾日,崔家那邊就會派人來接你。”
沈淩從鄭銘家裡出來,想了想,先去鄭棠家裡去了一趟。鄭棠已經外出歸來,正在家裡準備過節的事項。沈淩將自己要去省城書院的事告訴給他,鄭棠先是一驚,繼而就有些不安道:“這麼說,以後你就要去省城了。那題集和文章選集怎麼弄?”
沈淩道:“所以找你商量來了。你看這樣好不好,你不如在省城另開一家書店。將來我到書院讀書,只怕弄到的題目和文章更多,到時我們繼續出題集和文章選集,然後拿到周邊的府城和縣城去賣。你覺得怎麼樣?”
鄭棠道:“你這主意好雖好,只是到省城開書店,只怕開銷遠比這邊的縣城大。而且既是開書店,就要租宅子住。這樣一來,花費的銀子可不是小數。”
沈淩道:“你若是發愁銀子,我這裡還有兩百多兩銀子,都可以借給你。當然若是你不願意,就當我什麼都沒說。”
鄭棠沉吟了好半天才道:“你讓我好好想想再說。”
沈淩回到家,將這件事告訴黃氏和蘭珠,兩人也是一驚。尤其蘭珠現在懷有身孕,聽到丈夫要去省城讀書,眼裡當即湧出了淚花。
黃氏也不大高興,她守著獨子這麼多年,最多不過和兒子分開半個多月,也有些受不了兒子去省城那麼遠的地方。
晚上吃飯的時候,雖是過節,但大家的興致一點也不高。阿醜察覺到大人們都不高興,也不敢高聲喊叫,席間更覺寂寞。
晚間,沈淩與蘭珠歇下,蘭珠含淚道:“真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嗎?”
沈淩見蘭珠和黃氏都不大樂意讓他去唸書,心裡有微微的動搖。說實在的,他能考中秀才已經覺得很知足了。之所以跟隨鄭銘念書,不過是因為習慣,覺得自己可以繼續走下去。
如今鄭銘被朝廷起複,沈淩失卻了這樣一個良師,當然覺得遺憾不已。只是讓他背井離鄉到省城那裡念書,尤其蘭珠肚子裡還有他滿懷期待的一個孩子,一想到自己不能親眼看著她出生,一天天的看著她長大,沈淩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沉默了許久才道:“若是你和娘都不願意,那我去與老師說,就說不去了吧!”
蘭珠聽了這話,又有些猶豫:“可是這樣的話,會不會耽誤你前程?”
沈淩吐了口長氣:“那倒不至於,我又不是不去參加科考,最多以後少了人教導而已。”大不了以後就老老實實待在縣城,反正他也沒有多大的野心。
沈淩說出這一番話來,就覺身上一輕。既然身邊的人都不願意讓他離開,那就留下來好了。進入書院是有諸多好處,但同樣的也要忍受親人分離之苦。何況他在這世界不過有二十年時間,能多陪他們一天是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