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的生活如沈淩所願那般輕松愜意。
他們所住的這座宅子帶著一個小花園,園裡種著一些普通的花卉,其中就有染指甲用的鳳仙花。
這日清晨,沈淩在園中摘取鳳仙花,聽見街上有叫賣酸梅湯的聲音。沈淩一聽這個聲音,拿著花就跑到了牆邊,踩著一塊石頭才將將看到大街上的情景。
那賣酸梅湯的大爺正推著木車慢慢往東走,沈淩連忙喊道:“大爺,來碗酸梅湯。”
那聲音清脆爽利,惹得街上一位十七八歲的青年男子回頭一看,就見到一個手持鮮花的綠衣女子,生得雖不是很美,但是卻很動人。他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那女子察覺到有人看她,轉頭看過來時嫣然一笑,很是落落大方。
青年男子卻因她那一笑臉上漸漸浮起了一層紅暈,再不敢多看,急匆匆走了。
過得幾天,便有媒人上門。
因為說親的是鎮上的人家,老兩口很是重視,並且提出了相看。媒人答應的很爽快,說是明天就給回信。
相看那天,沈淩穿了一身粉色繡白玉蘭的紗衣紗裙,那粉色襯得她的膚色十分白嫩,本來五六分的顏色被這身衣裳一襯便提高到了七八分。
就連趙老爹都誇了一句好看。
媒人帶著林清進到趙家時,沈淩一眼就認出了他,那天他在街上盯她看了半天,後來紅著臉走了。
這次他到趙家,雖然竭力裝作很鎮靜的樣子,但是沈淩還是能從一些細小的動作看出他的侷促。她忍不住微微笑了一下,端著茶盤過去給兩人送了兩杯清茶。
林清和媒人走後,趙大娘問她的意思,沈淩笑著點了點頭,趙大娘知道她是同意了,一顆心也就放回了肚子裡。
一家三口都對林清很滿意,林家世代在鎮上居住,風評很好。林清的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哥哥已經分出去另過,姐姐嫁到了縣城。林家除了有兩間鋪子外,鄉下還有一百多畝地,在鎮上算得上是殷實的人家了。
請期的時候,林家那邊想早點把媳婦娶過門,趙家這邊卻想多留閨女兩年。最後採取折中的方式,將婚期定到了第二年的秋天。
定了親後,趙大娘便開始拘著閨女繡嫁妝。饒是沈淩是個安靜的性子,在家裡待了一個多月後,也待不住了。
剛巧趙剛過來給他們送了幾條新鮮的鮁魚,趙家留下來的那隻漁船由他租了下來,每日風裡來雨裡去。只是他畢竟沒有經驗,有時會來趙家請教趙老爹一些問題。
趁著趙大娘給趙剛張羅飯食,沈淩一溜煙跑了。
這天鎮上正好逢集,沈淩一邊散心一邊在一些小攤上挑一些小配飾。經過一家小攤時,她看中了一對白玉耳墜。那白玉的質地雖不算上好,但是造型卻很是別致。
沈淩正想問攤主價格,忽然想起自覺出家門的時候匆忙,沒來得及帶裝錢的荷包。至於空間,值錢的東西雖有一些,但是卻無銀錢。
她便將手上的那對白玉耳墜放下,繼續接著閑逛。
半個時辰後,沈淩估摸著再不回去趙大娘就該生氣了,便沿原路返回。
回到家裡,趙剛和趙老爹正在喝酒,沈淩摸到房裡,說了一車好話才哄得趙大娘眉開眼笑。只是以後趙大娘將沈淩看得更緊,輕易不讓她出門,總說她是定親的人了,在外面拋頭露面不好。
沈淩只得日日窩在家裡,做鞋,繡花樣,倒是練出了一手好的針線活,也算意外之喜了。
有的時候做針線活做得累了,沈淩就到小花園逛逛。小花園除了鳳仙花外還有玫瑰月季等常見的花卉,沈淩左右也是無事,就製作一些幹花瓣花茶,留待以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