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來到肖瑩瑩,她是這次班級的十六名。
十六名在班級內是中上的名次,因而她總是固定座位,那個永遠最右側第五排的靠窗位置。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過,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位習慣。就像一種班級內的默契。每次調座位,肖瑩瑩永遠是那個靠窗的位置。也許在其他人眼中,她就是班級那個位置一直存在的人。那是“她的位置”
本來,肖瑩瑩該自然而然地走向那個位置。可是如今那個位置的隔壁,不是經過數月習慣的同桌何松芝——而是肖航。
莎士比亞有云“to be or not to be”。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問題。
看到第三名的肖航坐上那個位置的瞬間,肖瑩瑩就陷入這個世紀難題之中。
班主任點名的速度實在太快,在她前面選座位的十二名學生實在過於利索。
肖瑩瑩的時間只來得及,看清周圍同班同學滿含善意的撮合目光、看好戲的觀眾目光……實在沒太多時間,去思考“to be or not to be”,這種世紀難題。
「你們別都用這種表情看著我啊!我和他真的沒關係呀!乾脆隨便選一個其他的算了!可是選哪個了?
啊!煩死了!肖航你個麻煩精!盡添亂攪混水!你同桌坐了你的位置,你坐他的位置不就行了麼!
坐何松芝那裡幹什麼呀!還嫌我們的謠言八卦不夠多嗎?
該不會是班上的人傳太多了!不僅僅讓你覺得“我喜歡你”;還對你形成了暗示,讓你誤以為自己喜歡我吧!
坐那個位置?還是不坐那個位置?
坐的話,肯定會被笑!不過不坐的話,難道就不會被笑了嗎?只怕會被笑得更慘。
因為那樣欲蓋彌彰,反而顯得我和他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可是……」
to be or not to be——去做還是不去做——去坐還是不去坐。
肖瑩瑩思考世紀難題的時間過長。班主任催促了一聲,並點了第十七名的名字。
一時找不到其他合適位置,又實在不想表現得過於在意。
於是肖瑩瑩以自己覺得“無所謂”、“落落大方”的姿態,如坐針氈地坐上了自己的專屬座位。
「肖航!那些胡亂造謠的傢伙我已經放棄解釋了。不過身為謠言另一個受害者的你。
我要用行動,用語言讓你看清楚現實!
我才沒有喜歡你!
一直是那些無可救藥的傢伙在造謠罷了!
只要你表了白!證明了我的猜想!我就會讓你看清現實!」
……
看著明顯心情複雜的肖瑩瑩,坐上了旁邊的座位,肖航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著了地。
他謀劃半月之久的計劃,終於得償所願——和肖瑩瑩成為了同桌!
由於5月28日第三次月考結束後,先是6月6日的六年級升學考試,然後是6月15日的期末六年級畢業考試。考完畢業考試後即可離校。
最後只需6月25號當天,來學校領到畢業證與畢業照。4707屆畢業生便可揮手告別母校——太武實驗小學。
因而第三次月考成績出來後,六年級不會再更換座位,同時學校不允許學生私自更換座位。
因此,肖航可以和肖瑩瑩,當一個半月的同桌——整整一個半月呀!
喜歡魍魎的浪漫請大家收藏:()魍魎的浪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