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父親開心地向母親炫耀:“你看!我的娃兒多有文化。會給自己取名哩!陳思思,你聽!這名字多好聽。”
去派出所改名字那天,全家出馬,只留小妹看家。
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一行五人盛裝出行。
鬧得她怪不好意思的,一路上,她不止一次想打退堂鼓。
改好名時,已近初中畢業。
即使她把每本書,每個筆記本,每頁作業紙上的名字改成“陳思思”。
然而同學依舊叫她“陳紅花”。
唯一找她詢問名字的同學,在聽到來源於“低頭思故鄉”後。玩鬧地念著“床前明月光,紅花喝米湯。喝了一大缸,尿了一褲襠。”的改編打油詩。極盡嘲諷戲謔之意。
自那以後,她不敢再去關注,同學對自己新舊名字的議論。
……
不久便迎來中考。
選高中學校時,她沒有按老師的建議,考慮家庭狀況,選擇願意減免學費的同縣高中。
為了逃離紅花這個名字,為了向城市更近一步。
在父母的過分信任中。選了臨縣一所名氣響亮的重點高中。
……
遠離九年義務教育的廉價溫床。
說著流利的普通話、穿上新衣……
帶著從全村湊來的三年學費。
思思自認自信滿滿地進入校園。
然而,看著周圍花枝招展,家人擁護的同學。
她好不容易抬起的頭,開始習慣性往下埋。
“我叫江語鶯,你叫什麼呀?”送走父母的舍友,拍拍她的後背問道。
江語鶯?這個名字,不可避免,讓她想起支教老師——帶給她夢想的江蕊燕。
名字的相似度,讓她感覺這個豔麗的陽光女孩異常親切。
“我叫陳思思。‘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思。”紅花自豪地宣佈道。
紅花已經有所成長,不會再天真地告訴別人真相。——“思”字來源於《靜夜思》的“低頭思故鄉”。
她知道,這樣說一定又會被人嘲笑。
紅花這個名字,小時候她很喜歡,被全班嘲笑後,即使不再喜歡,她也不討厭。
思思這個名字。當時想到時,她真的覺得特別好聽。即使被人嘲笑後,她依舊喜歡。
她不想改掉自己費盡心思想出的名字,於是嘗試改變名字來歷的典故。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考複習時,“春蠶到死絲方盡”成為她提升名字格調的方法。
“陳絲絲,聽著跟蜘蛛精似的。讓我想到了白晶晶。”
不出所料,室友認為名字是“陳絲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紅花按照自己的計劃。
講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中“絲”字是雙關語,是“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所以,她的名字是“陳思思”,不是“陳絲絲”。
經過這樣的文字遊戲,多一個步驟。
原本俗氣的“思”字,在“出自大詩人李商隱高雅《無題》詩”的標籤下。
猶如包裝好的低價水果,成為能夠擺入櫥窗的高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