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原本就是宋韌和秦師祖帶著四個小蘿蔔條言傳身教,宋小五之前也不插手,她煩這些蘿蔔條都來不及,有那閑功夫,她寧肯在她娘身邊多呆一會兒,或是菜地裡多挖兩鋤頭。
但現在弄不好,這四個蘿蔔條就要去做官了,大郎二郎還好一點,三郎四郎就沒那麼沉得住氣了,遂她也開始提點幾句。
不過她也不太擔心就是,蘿蔔條們畢竟是宋家人,教他們的夠多了,再則放他們進都城靠自己讀幾年書,這人心險不險惡他們想來有數。
不天真,又有點真材實料,宋爹那當地方官的本事是實打實出來的,教到兒子們手上,在幾根蘿蔔條們這個年紀裡的人當中就不容小覷了,他們現在的眼界心胸放出去了就是比世家子也差不了幾分。
他們身上的有利條件也挺多,光是宋爹教他們的接人待物這一點,他們只要照著做就會受益無窮。
宋家的環境也讓他們對人保持一定的善意和誠意,這不會讓他們太工於心計,將來身邊圍攏的人必有一些是真心會幫他們的。
人心難測,但人心更不可欺,惡意只會帶來更大的惡意。在這點上,宋小五覺得比起他們剛進都來的那段時間,不過幾個月,大郎他們身上的戾氣差不多散了大半,他們在外被紮傷了的心被家中人呵護好了,想來有家這個堅強的後盾在,以後他們更能經受得起挫折。
等他們出去了,他們會發現,他們會比以前更勇往直前。
但這話,宋小五是絕不會跟他們說的。
年輕人,都有容易驕傲這毛病。
宋小五的話後,三郎接著道:“妹妹,你說我們真有官當,會當什麼官啊?”
宋小五聞言,看了三郎一眼,隨即沉默了下來。
對此她有所猜測,但不知道猜得對不對,遂她朝三郎回道:“這個我不知道,回頭你問問爹罷。”
“好。”
三郎說罷,四郎看著秦公道,“師祖,那我們是不是會被派到地方上去啊?好多人都這麼說。”
“怎麼,不想去啊?”秦公和藹地問。
這廂去拿東西的肖五也進來了,笑著接道:“四郎是個顧家的。”
宋四郎宋興祖有點不好意思:“想呆在娘,還有妹妹身邊。”
大郎二郎他們也送父親回屋後過來了,二郎先大郎一步坐到了妹妹身邊,頭湊過去看妹妹的書。
宋小五挨近他那邊,把書放他眼前一點,與他一同看。
三郎看到,酸溜溜地道:“本來我坐那的。”
妹妹不許。
妹妹這廂瞥了他一眼,“滿身臭汗。”
三郎朝她吐了吐舌頭,“我在外走了半天,回來一通忙,沒顧上洗澡,你怎地不心疼我?我是你三郎哥。”
宋小五一臉冷漠收回眼。
肖五擇了個凳子坐著笑了起來,跟家裡的小娘子笑道:“妹妹辛苦了。”
宋小五搖頭,朝大郎哥道:“把熱在火上的那一鍋藥材水提來,叫莫叔把火熄了,該歇息了。”
“這就去。”大郎起了身。
二郎跟著起,“我去幫莫叔熄火。”
宋小五點點頭。
他們走了,她跟肖五道:“五伯,給你煮了點去痛散淤的藥水,藥有點烈,等會泡起來會痛,你忍著點。”
肖五被師弟請為師爺之前,師弟與他詳談過,他知道宋家的這家小娘子有些許特別,這是不能與外人道的,他也跟師弟做了保證。
他進了宋家,還以為宋家多少會因這個小娘子隔著他點,但結果與他想的也有些不同,家裡的兩個老人還防著點,宋家弟妹對他也有點忐忑不安心,但這位小娘子對他倒是落落大方,雖不與他多言語,但也沒有提防他之意,倒是肖五為正己身,保持著與這位小娘子的距離,沒有旁人的時候遠遠見著這位小娘子都會有禮地避開。
他進都沒幾天,就被一位同窗請去修補一本他以前讀過的古書,一去就是近三個月,如若不是師弟這邊出了大事,他得十月才能回。
他從先生那知道了這小娘子於調理很有一手,一聽小娘子還準備了他的份,忙拱手朝小娃娃施了小禮,“讓小娘子費心了。”
“沒有的事。”宋小五頷首,虛承了這謝。
三郎在旁反應過來了,看了看師伯的腳,起身跟師伯謝了一禮,“多謝肖師伯為我父日夜兼程歸來,讓您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