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與詩碑中)
看過周總理的詩碑之後,李建英用手機把這個詩碑的全文拍照下來。隨後她又把手機遞給趙曉波,自己走到詩碑的左邊,讓趙曉波給她拍照一張與詩碑的合影。
當李建英擺好姿勢後,趙曉波從不同角度接連給她拍照了多張。
“你看看拍照的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我給你重拍!”自趙曉波昨天晚上給李建英拍過兩張照片之後,今天出來旅遊,趙曉波還是第一次給李建英拍照。
李建英拿過手機翻看了一下照片開心地說:“大哥真會取景,照片拍的這麼好!以後多幫我拍幾張!”
“只要你不嫌我手藝差,想在哪裡拍照儘管說!”趙曉波爽快地回答。
說起在日本留學的故事,李建英可以繪聲繪色地講得很生動。因為他看過《世紀風彩》登載過的一篇文章:《青年在日本的留學生活》
青年時代的曾多方探求救國救民道路。他不僅有過留法經歷,在五四運動前夕,他還曾自天津東渡日本學習約1年半時間。
1917年夏,19歲的在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後,對於前路一時較為迷茫。在當時流行的“留日潮”的影響下,他也積極籌劃去日本留學,但由於家境較為困難,無力解決經費問題。讓他一時陷入猶豫。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好友于樹德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於樹德,字永滋,1894年出生,早年參加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1922年,他曾出席由列寧主持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民族會議,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他曾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少數共產黨員之一,1927年後與黨失去聯絡。1949年建國後,他應、邀請,由南方來到北京,後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併兼任全國供銷合作社副主任。
於樹德是天津靜海人。五四運動前幾年,天津的學生運動就開始活躍。當時在南開中學,於樹德在天津政法學堂,在共同參與學生運動中,一來二去就熟識了,關係逐漸密切。五四前夕,於樹德也打算赴日留學,他的家境稍好,多方籌措了300塊大洋的留學費用。恰在於樹德臨行前,他得到了政法學堂給他的一個公費留學名額。他立刻想到,便十分高興地跑到南開中學,對說:“翔宇,好訊息!學校給了我一個公費留學名額,我自備的300塊大洋給你,我們一起去日本吧!”300塊大洋在當時算是一筆鉅款,猶豫再三,基於赴日本留學、追尋救國救民道路的強烈願望,他還是高興地答應了。
1949年於樹德應邀到達北京,在北京飯店見到了,一陣熱烈握手之後,樂呵呵地說:“永滋,我還欠你300塊大洋的債務呢。要算上利息,這筆債我個人現在也還不起啊。怎麼辦?分期償還,還是免去利息?”當時於樹德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在場的人,更加不知所云。笑了,接著說:“永滋,難道你一點也不記得30年前你我一道東渡日本留學的事了嗎?”於樹德聽後,呵了一聲,終於想起來了。
就這樣,的留學日本計劃終於成行。臨行前,他慷慨寫下了“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豪邁詩句,並給同學留下贈言:“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1917年9月,由天津乘船抵達日本東京。到東京後,他先客居神田區一家旅館,後在神保町租居比較便宜的“貸間”,每天去高等預備學校學習日文,準備投考東京高等師範的官費留學生。
初到日本,很多留學生不太習慣日本的生活,但卻很快適應了。在當時寫給南開同學陳頌言的信中,說:“乍至,席地而坐,而飲,而食,而讀,而臥,頗覺不慣,久之亦安。食日本餐,食多魚,國人來此者甚不慣食,弟則甘之如飴,大似吾家鄉食魚風味,但無油醬烹調,以火烤者居多……”他平時的穿著也很快入鄉隨俗。原橫濱國立大學教授岡本隆三曾引用與有過接觸的長島善雄的回憶說:)上學時穿著黑色立領雪花呢制服,戴著俄式帽子,平時穿和服,腳蹬一雙木屐,是一位英俊瀟灑的青年。據當年見過的日本人回憶和有關資料介紹,那時不是天天上學,有時在宿舍看報,有時外出,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參加“新中學會”的活動。
就在他來到東京的前兩個月,早他半年從天津南開中學畢業的童冠賢、高仁山等人,在東京發起成立了以“聯絡感情、砥礪品行、闡明學術、運用科學方法重新整理中國”為宗旨的留日學生團體新中學會。到達日本後,很快就與童冠賢、高仁山等同校學友建立了密切聯絡,常常參加南開同學會的活動,並被推選為南開同學會的評議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1918年5月19日,由南開同學會幹事長童冠賢介紹,正式加入新中學會。對此,在是日的日記中記述得很清楚:“早起至冠賢處,入以新中團體,冠賢介紹。到八鍾開會,到有十數人;十鍾事畢……”是日的日記又記有:“我今天在新中會表示我的入會意見,說了一大篇話。大概的意思是:我們中國所以如此衰弱的緣故,全是因為不能圖新,又本能保舊,又不能改良……所以我剛入這會,見著這個“新“字,心裡頭非常痛快。望諸同志人人心中有著這個“新“字,中國才有望呢。末了我又說了到日本求學的兩大利害,一個是“主動的觀察力“,一個是“被動的薰染力“。這兩層意見說完之後,我說出兩句要緊的話贈給大家:“哲學的思想,科學的能力“。”從此,成為新中學會成員,開始經常參加新中學會的活動。
留學日本時參加的新中學會,建立以後採取的活動方式比較民主,沒有推選會長之類的領導,僅在開會時公推比較年長的一人為主席,會內的具體事務,也按照實際需要,推舉一人或兩人以上的幹事擔任。學會定期舉行座談,在交流各自家庭情況及自己的學習、志願等情況基礎上,座談國家大事、個人的讀書心得、學習感想等。加入新中學會後,曾多次參加會員座談會,如在1918年6月9日的座談會上,他講了《婚姻問題與獨身主義》。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