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灣裡有各種各樣的船在緩慢航行;海灣裡有的地方浸泡著的大量原木。據導遊介紹,原木經海水浸泡一段時間後,可以殺滅原木中的寄生蟲,可以殺死白蟻,可以大大提高木材的耐腐蝕性。可以起到用高溫蒸汽燻蒸的效果。日本許多古建築或廟宇及神社所使用的木材一般都是在海水裡浸泡過的。有的原木久經百年風霜雨雪的侵蝕也不會腐爛變質。
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一片矗立著好多數十米高的大煙囪的區域引起了遊客們的注意,除了兩三個煙囪裡散發著像蒸汽一樣的屢屢青煙外,其它煙囪裡看不出有一絲的煙氣。據說這是佔地33,000平方米的大阪市舞州垃圾處理廠。可燃燒的垃圾經過焚燒爐物理900度的高溫分解除臭後,變成顆粒狀物質排出,其重量只有原來的十五分之一。而燃燒垃圾產生的煙氣,則需要先經過降溫塔和集塵裝置分離煙與塵,“塵”跑進加熱鹽化爐處理後變成灰渣,用來填海田;“煙”透過水洗、加熱和脫硝處理,保證無害後排入大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幾幢童話般的建築映入遊客們的眼簾,沒等遊客過問,導遊先向遊客提出了問題,“你們能猜出這是什麼地方嗎?”
從機場出發到現在,這是大家看到的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很多人異口同聲的回答;“是兒童樂園吧?”
導遊說:這是大阪市的汙水和汙泥處理場!
這個場所的建築真可謂獨具匠心,從遠處觀看,這片區域就像是一個兒童兒園,像一個充滿了奇幻的童話世界!由於這個處理廠技術先進,建築風格獨特,每年都會有不少國家的環保組織來這裡參觀學習。
如果沒有人介紹,誰能想到這麼美麗的地方竟然是汙水處理廠呢?
據說,這個汚水和汚泥處理企業的員工不到百人,全大阪市淨化水沉澱的汙泥70都在這裡經過無害化處理。這個廠的汙泥熔融裝置日處理汙泥能力可達到750噸;汙泥脫水裝置每小時處理能力達到300立方米。汙水脫硫、除臭、除氮後被壓縮成泥餅,可以作為建築材料或可燃材料。
過了大阪灣,高大壯觀的建築越來越多,大巴車已經駛入梅田。
梅田是大阪市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摩天大樓高聳林立,是公司、銀行、飯店等雲集之地。
大阪是除了日本首府東京之外的第二大城市,與以難波、心齋橋為中心的“南“相對應,梅田被稱為“北“,終日人流不斷,成為日本有名的商業區,是各國遊客雲集之地。
日本東京時間與中國北京時間有整整一個小時的時差,中國北京時間下午16點就是東京時間下午17點。
遊客們從日本東京時間下午17點左右進入大巴車裡,到了18點左右在梅田一家賓館的大樓前停下了。
周志鋼與趙曉波兩人被安排在同一個房間裡,劉淑芳則和同行的一位女遊客住一個房間。
等大家吃過晚飯之後,已經是東京時間晚上八點多鐘了。
此時,日本各大城市夜生活的帷幕剛剛拉開,旅行團的遊客們“入鄉隨俗”,毎個人也都希望進入大阪的鬧巿區看看夜景,感受和體驗一下日本人的夜生活!
收藏於星期五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