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佛菩薩面前許願
佛教認為:人性有善的一面和佛性,也有貪嗔痴慢疑自私的一面。
佛教的因果律、慈悲觀、中道思想對人的自私效能起到警醒作用,佛菩薩莊嚴的慈悲形象也能激發許願者有善的一念和佛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和命,不是別人能輕易改変的,也不是靠家人或朋友燒香拜佛就能幫助他改變命運的!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愛學習會讀書,長大之後有福有造詣,當家長的就要給孩子廣種福田。古人講留財給子孫,守不住,留書給子孫,子孫不讀。只好留陰德給子孫。這才是正確的出路,你積德行善不僅是在給自己種福田,也是在給孩子種福田,家長品行好,也會潛移默化的感染自己的孩子!
古代帝王要教育子孫也要請老師。但差別就很大了。以前人請先生,先生先要教學生人品,人格。第二才是教技術、教學問。人品、人格直接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道德品行不端的人他的人生命運肯定不會好!好品行當然與家庭的引導,老師的教導,社會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有很多人為了子女的福慧和平安健康在佛前許願,許願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和向好的態度和承諾,當然是有益的!
佛前為子女許願的方法有四:一、誠心不疑,二、切合實際,三、不要燒高香粗香,四、莫把菩薩當保姆。
誠心不疑?佛前許願,心誠是關鍵,許願時要專心,專一至誠,才容易獲得感應。不要有疑心,不好一邊許願,一邊半信半疑。?這樣很難做到真正的誠心敬意,而使感應的機率變小。
切合實際?許願要切合實際,不能現在是中國公民,祈求菩薩保佑你一月後當選美國總統;現在普通月薪三千元,祈求菩薩感應一月後比肩李嘉誠同樣的財富;願望也不能是害人的,不能祈求佛菩薩保佑你害人順利,這與佛菩薩慈悲思想背道而馳。
不要高香和粗香?佛前許願,最好洗淨手,拿一枝香或三支香,點燃香後不要用嘴吹香火,可以用手扇滅或等香火自滅,以示恭敬。
點香是表達誠心的一種形式,佛沒有人的分別虛榮心,不是看誰的香粗香高而感應,所以不需要粗香和高香。高香粗香是商家經銷產品的宣傳,與感應機率無關。
莫把佛菩薩當保姆?佛菩薩很慈悲,但不是你的保姆和傭人,不要事事要求佛菩薩替你辦好一切,佛菩薩不鼓勵增長你的惰性和自私。
佛菩薩的加持護佑,是希望啟發你的善心正念、佛性智慧和淡化你的我執傲慢。
許願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對於釋放人生的現實壓力、自我約束和克服困難都有積極作用。我們求佛許願,心裡就是有了阿彌陀佛,念茲在茲,這樣就能消除業障。我們唸佛、燒香拜佛和求佛保佑、時間久了,我們與佛就會有感應。這個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就少了,能夠保持清淨平等,業障也會隨著我們心境的轉變而漸漸消除。業障消除必定智慧增長,是非明瞭了,不再迷惑顛倒。
願望實現後需要還願,許願時許了什麼願,按什麼還就可以了,如許願時沒許具體還願方式,到許願的佛菩薩面前恭敬禮拜,表示感恩,還願體現了人性美好的感恩報恩品德。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