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葉說:“這就如同你不知忉利天壽多長,便不相信一樣。”
弊宿說:“沙門說‘人有識神’。可是人死時,都不曾看到有識神跑出來,所以我不相信有來世。”
迦葉反問:“你在高樓睡覺時,有沒有夢見過山川江河、園林街道?”
答:“有。”
迦葉又問:“你睡覺時,旁邊有侍衛嗎?”
答:“有。”
迦葉又問:“當你夢見山川江河、園林街道時,你的侍衛曾經見過你的識神出去嗎?當你醒來,侍衛又曾見到你的識神回來嗎?”
答:“沒有。”
迦葉言:“你現在活著,人們尚且不見你的識神出入,更何況是死人呢?在佛法中,比丘精進不懈修習道品,以三昧力,得清淨天眼。用天眼可以得知眾生的壽命長短、善惡業報。你不能因為這肉眼無知無見,就認為沒有來世。”
迦葉又說了個譬喻:“從前有位事火梵志,有事外出,要他的弟子好好看顧火堆,等他回來。弟子貪玩,不小心讓火滅了,心怕被罵,趕緊求火。於是努力劈柴卻不見有火;把木頭放在臼中搗碎,也找不到火。梵志回來後,告訴弟子,要求火,應該鑽木才對。你如果想知有無來世,應該如同比丘一樣精進修行,具足定力,得清淨天眼,便能知道。不應該因為肉眼不見,就說沒有來世。”
弊宿說:“我絕不能捨棄斷滅理論,因為我從生下來就是這麼認為,而且也教導許多人,包括國王、大臣,大家都知道我是斷滅學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迦葉說:“譬如有二人出外求財。最初找到了麻,二人就載了很多;後來又見到麻布,一人捨棄麻而取麻布,一人堅持不捨,認為麻就很好了。再往前走,又有更好的貝劫縷,一人舍麻布取貝劫縷,一人還是堅持著麻。而後,不論再找到更好的白銅、白銀、黃金,其中一人便舍原來所有,取較好的;另一人依舊堅持不捨。回到家鄉後,帶回黃金的人受到大家的歡迎;而堅持取麻的人,被人所取笑。你也是如此,堅持邪見,終究沒有益處。”
弊宿說:“如果真如你所說行善生天,你現在應該以刀自殺,以求生天。若是貪生不死,就表示並非真的有來世。”
迦葉說:“譬如有個富者,死後留下二位妻子。大老婆生了幾個兒子,小老婆才剛懷孕。分財產時,大老婆認為小老婆沒有小孩,所有財產都該歸她和她的兒子們所有。小老婆則認為要等她生產後,若是男孩也該有一份財產。但是大老婆的兒子不肯,再三地要求分財產。小老婆心急之下,就以刀剖腹看是男是女。結果,母子雙亡。你自己身懷邪見,不但自誤且害人,不如沙門精勤修道,戒德具足,長久住世,可以利益更多眾生。你應該趕緊捨棄邪見,不要再執迷不悟,自增苦毒!”
弊宿說:“尊者,其實,當您最初問我‘日月是此世有、他世有?’時,我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謬誤。之所以一直追問,目的是想見識一下尊者的辯才與智慧,以增強信心。現在,我誠心信服,皈依於您。”
迦葉言:“你應當皈依於我師世尊。”
弊宿問:“世尊在哪裡呢?”
迦葉言:“世尊剛滅度不久。”
弊宿說:“既然如此,我就皈依滅度如來及法和眾僧。自今以後,盡形壽持守五戒,並且廣行佈施。”
於是,不僅是弊宿婆羅門得度,在場所有梵志、婆羅門和居士,聽聞童女迦葉的開示,都法喜充滿,並對佛法生起堅固的信心。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