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代的悉達多王子,聰明伶俐,無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將護,寒暖得時,飲食得時,飲食有節,身體異常健康,發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樹,得種肥沃之土,正與日俱長。
4、出遊感苦
青年時期的悉達多王子,性喜清淨。他對於宮庭中的聲色喧囂生活,甚感厭煩,常思出門遊賞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寶輪車,從東門出遊,看見一老人,傴僂曲背,手扶竹杖,舉步艱難,有如蟻行。悉達多王子頓時有感於人生老苦,心生尤鬱。
又一日,他從南門出遊,見一病人,面色痿黃,形容枯槁,氣喘呻吟,痛苦萬狀。悉達多王子憐憫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從西門出遊,見一死者,直挺僵臥,淤血流溢,臭積難聞,一家老小,號哭送之。悉達多王子又有感於心,惶恐苦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又一日,悉達多王子出北門遊玩,看見一出家之人,圓頂緇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儀有度。那出家人告訴他修行解脫之道,王子聽後,決計棄絕富貴享樂,刻意修行,以求解脫“老”、“病”、“死”苦。
5、夜別妻兒
悉達多王子請求父母允許出家修行,淨飯王和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涕泣不許。他又向父母請求四願: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別。說若能滿四願,便不出家。淨飯王一聽,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尤戚。
無奈之下,淨飯王苦心孤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時都百花盛開的宮殿,增設諸般妙樂歌舞,以悅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護,不許稍離,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釋迦牟尼絲毫不為五欲的享樂所打動。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悄悄起身,凝望著熟睡的妻子耶輪陀羅和兒了羅睺羅,默默地向他們告別,然後便出了房間。他看見宮女們和守衛之人都呼呼熟睡,猶如木石,又生感慨。
6、夜渡凡塵
悉達多王子別了妻兒,喚起馬伕車匿備馬。車匿高聲泣諫,想驚醒宮中之人,不料卻都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備馬。
王子跨上白馬,取道北門逾牆而出,車匿也緊隨其後。佛經上說,馬初舉步,大地震動,四大天王捧承馬足,梵天帝釋執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際,發下誓願:“我若不了生死,終不還宮;我若不成佛道,終不還見父王;我若不盡恩愛之情,終不還見姨母妻兒。”
於是,悉達多王子與馬伕車匿,一騎一步,乘著茫茫夜色,橫渡清溪。到天明的時候,已達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彌河邊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
7、削髮更衣
悉達多王子見這裡山林繁茂,寂靜無譁,心中歡喜,便命車匿牽馬回宮,車匿不肯,涕泣相勸道:“王子生長宮中,安享尊榮,今到山林,伴隨荊棘蟲獸,怎經得住這諸多苦患險難呢?”王子回答說:“你不必多言,須知我在宮中,雖能免有形的荊棘蟲獸,卻不能免無形的荊棘蟲獸,我現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實的安樂。”
說罷,悉達多王子心中思忖;若不剃除鬚髮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髮,且發誓言:“我今剃除鬚髮,願與一切眾生斷除煩惱習障。”這時來了一個獵人,身著袈裟,王子就以身上的華麗服飾相換,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馬伕車匿見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牽馬拜辭,尋路回宮。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