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生心前區疼痛已經有好多年了,多年來一直靠藥物緩解疼痛症狀,來到日本後,在兒子和兒媳的勸說下,他去北野病院心血管內科進行了全面檢查。給他做心臟檢查的醫生就是佐佐木鍵一。除了常規的物理檢查之外,曹先生還在北野病院住了三天院,對心臟和心血管做了照影檢查。
一般慢性病住院在日本是不需要家屬陪護的,護士對患者的護理、陪同、看顧都做的很到位,甚至一日三餐都會有護士送到患者面前。
曹先生入院後,佐佐木醫生向曹先生詳細講述了住院期間的檢查和治療方案,在進行心臟照影的同時,如果發現有血管堵塞或過於狹窄的地方,會同時安放血管支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翻譯的解說下,曹先生完全理解了佐佐木鍵一的治療方案。心臟照影將在第二天上午九點進行。
在準備做心血管照影和可能被安放支架前,曹先生向一位在中國某醫院安放過兩個心臟支架的親屬詢問了他做心臟照影和安放支架的全過程。他的親屬做心臟照影和安放支架是分兩步進行的,即先照影,後安放支架。這樣,患者需要進兩次手術室,打兩次麻藥,主動脈會要開兩次口,患者承受的手術費用也會更高。
私下裡,曹先生和兒子及翻譯商量,是不是需要給佐佐木鍵一和助手以及麻醉師送紅包,親屬在中國安放心臟支架都給主治醫和麻醉師送了紅包,術後家屬還請相關人員去飯店吃了一頓。
翻譯叮囑說,在日本不興這一套,如果你給醫生送禮送錢,醫生會認為這是對他人格和職業的貶低,這種庸俗的做法會被人看不起,如果醫院知道某個醫生收受了患者的禮金,醫生會面臨被開除的危險;如果被同事知道,收受禮金的人在同事面前會永遠抬不起頭來。所以,在日本無論辦什麼事,都不要考慮如何送禮。送禮,等於是在害人!
第二上午八點多鐘,佐佐木健一就來到曹先生住院的病房,由於翻譯還沒有來,佐佐木說的話曹先生一句也聽不懂。看到曹先生著急的樣子,佐佐木醫生微笑著示意曹先生不要著急,在微笑示意的同時,他從白大衣口袋裡拿出自己的手機,不到幾分鐘,他就從網上下載了一個日語和漢語翻譯軟體,透過這個翻譯軟體,兩個人的溝通障礙才得已消除。
佐佐木問曹先生昨晚上睡的好不好?心臟有沒有不舒服?並安慰曹先生上手術檯不要緊張,只在手腕主動脈上開一個小口,透過探頭觀察血管影像。
當曹先生尋問安放支架對身體有什麼好處以及什麼樣的支架質量更好時,佐佐木健一用手機翻譯軟體回答:能用藥物緩解的狹心症儘量不安放支架,日本的心贓支架不存在進口和國產的問題,也沒有質量高低之分,所以醫生不需要徵求患者及家屬安放什麼價格的支架,醫生只是根據患者狹心症的需要安放適合的支架。
快到九點的時候,曹先生被推進了專門用於做心臟照影和安放心臟支架的手術室,在做心臟照影的時候,曹先生並沒有感到有任何不適和疼痛,主治醫和助手的對話聲他不僅可以聽到,還能看到顯示器裡心臟照影的實況。
一個多小時後,曹先生心臟照影結束。當天下午,佐佐木健一把曹先生和翻譯叫到了醫生辦公室,從頭至尾回放了心臟照影的全過程,每根血管的粗細和血流迴圈及走向以及心臟的每個細微之處在顯示器裡都看得清清楚楚,每到需要重點說明的地方,佐佐木都會把影像固定住,一邊用手指點著重點部位,一邊耐心解說。他最後總結說,曹先生心血管最狹窄的地方堵塞還不到百分之二十,不需要放支架,可以服藥緩解心臟不適症狀。
這次出院之後,曹先生又去北野醫院心臟門診複查過幾次,每次預約的看病大夫都是佐佐木鍵一。
據說,這個醫院的醫生在門診看病實行輪換制,一定的間隔在門診,一定的間隔在住院部,這就為首診負責制創造了科學合理診治條件,也有利於緩解醫生在門診工作的緊張與疲勞。
每逢輪到佐佐木鍵一在門診看病時,他也會向糖內科醫生阿部一樣給患者看病到很晚才能下班。
在佐佐木鍵一大夫的精心調理下,由於藥物對症和用藥合理,曹先生心前區疼痛的症狀得到很大緩解和改善。
兩年多之前,當曹先生再次走進佐佐木鍵一的診療室時,佐佐木鍵一微笑著說:“下個月,我就調到別的醫院工作了,願曹先生健康長壽!”
聽他這樣一說,曹先生心裡呈現出一種戀戀不捨的情感。
此後,曹先生依然每年都去北野病院同一個心臟門診看病,每當走進北野病院,曹先生就會想起佐佐木健一;毎當有人議論起大夫的品行,曹先生總會為北野病院的阿部和佐佐木鍵一大夫豎起大拇指!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就建立起全民醫保制度。除了日本人之外,像我們這些從外國來的研修生,以及留學生或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外國人,只要加入了日本的醫保,在日本看病用藥或住院,個人只承擔30的醫藥費用。
現在,日本70歲到74歲之間的老年人去醫院看病,個人只承擔20的醫療費,過了75歲,個人承擔部分只有10。
日本還有一項兒童免費醫療制度。孩子從出生到讀完小學期間,看病都是免費的。日本農村的一些孤寡老人,或者收入比較低的家庭,生了癌症等大病以後,如果他個人需要承擔的醫藥費超出了他的支付能力,他可以去政府申請大病救濟。不會出現一人生病,讓整個家庭陷入貧困的狀況。
日本的藥品是市場化,而不是醫院壟斷化,所以它的價格就處在一個相對競爭的狀態,全國各地的藥局,同一種藥不會因為地域不同而出現很大的價格差異。所以醫院也不能在用藥問題上賺病人的錢,更不會亂用藥,多用藥,或者透過不必要的檢查專案從患者身上賺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日本住院和急診通常由醫院配發藥品。由於醫院所有的藥都列入醫保範圍,價格受到醫保機構的監督,患者住院期間的用藥也是市場公平價,不會出現比外面藥局的藥價格貴的便差。
在日本遇到交通事故,或者在公共場所突然病倒,病人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後,即使其身份不明確,身上又沒帶錢,醫生照樣進行搶救和治療。如果本人實在付不起醫療費,可以申請醫療救濟。
在日本,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或者是私人開的衛生所,所有的患者都會體驗到優質親切的醫療服務。
老年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去醫院看病或去處方藥店取藥,工作人員大都是雙膝跪地熱情地與患者對話或者為其服務,如果醫護人員看到這樣的人沒有家屬陪同,就會主動走上前去攙扶並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
日本醫生和患者之間普遍具有較高的信任度,很少聽到有病人家屬跟醫生吵架的事情。即使出現醫療事故,也是遵循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不會出現打鬧醫院的事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日本每一千人當中,擁有13.7個病床,遠遠高於世界平均3.7個病床數,高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醫院還有一項很好的制度,就是“跟蹤病人”。每做完一臺手術,醫生都會主動地長期跟蹤病人,建立一個定期的檢查、複查和觀察制度,而不是病人離開醫院醫生就不管不問了。
這種“跟蹤病人”的制度,通常是由主治醫師委託護士定期聯絡病人,告訴病人幾月幾號要到醫院檢查,幾月幾號要諮詢身體狀況,跟蹤時間一般為5年。一旦發現病情復發,主治醫生就會把病人請到醫院進行治療。這種跟蹤觀察,可以瞭解手術與治療的效果,可以不斷地完善手術方案,減少病人的痛苦與精神負擔,提高醫生的治療水平。
在日本的醫院裡,象阿部和佐佐木健一這樣的醫務人員不在少數,奉獻精神和工匠精神在許多醫生身上和護士身上得到了最極至的體現。
日本的醫療水平能夠長期保持世界領先,除了完善的醫療制度作保障之外,更得益於日本醫務人員的人道主義情懷和匠人一般精益求精的精神。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