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岳飛的話,李綱沉默了。
劉慶淡淡一笑,抱起雙臂靠在椅子上。關於宋朝重文輕武這一點,劉慶是還是清楚的。正是因為這樣的政策,才導致宋朝軍隊的戰鬥力差,屢次遭到外族的侵擾,甚至幹出了靖康恥這樣的屈辱勾當。
此時,劉慶倒想聽聽宋朝的當事人是如何看待重文輕武的。而且這兩個人不比尋常,他們都是宋朝響噹噹的人物,想法兒或許與一般的宋人不一樣。
不過劉慶也覺得李綱岳飛二人恐怕也會落入此山中,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就像他,前世接觸宋史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如今穿越了,便成了身在其中,更不容易看清真像了。
岳飛感嘆後,便自飲了一杯。
李綱點點頭,嘆道:“是啊,嶽賢弟所言極是。不過這是我大宋開朝之策。也正是這樣的政策,才讓我們大宋得以延續。”
“怎麼?李大哥以為重武我們大宋就不可以延續了嗎?”岳飛放下酒杯問道。
李綱笑了笑,說道:“賢弟,你可不會不知道唐朝末期的藩鎮割據吧?”
“這個小弟自然知曉,可這不應該是抑武的藉口。”岳飛憤然說道。
劉慶看出來了,岳飛看起來一身書卷氣,實際上是個愛憎分明的人。
李綱笑道:“賢弟,你年紀還小,只看到了我們大宋屢遭外族欺辱,卻不知道朝廷的難處。”
聽了李綱的話,岳飛冷冷一笑,說道:“李大哥,小弟看你也同很多士大夫一樣的只求安逸,不知進取罷了。”
“嶽賢弟,你此話何意啊?”李綱被岳飛挖苦,心中不解。其實他對這樣的政策亦是不滿。只是,此乃朝政大策,做為一個士子,總不能明目張膽地反對這項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政策,而且他也沒有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實力。
實際上,李綱對整個朝廷的情況還算清楚,他覺得重文輕武現在已經不是重點了,朝綱不淑才是迫在眉睫的事。
岳飛說道:“李大哥,非是小弟無禮,小弟覺得我大宋實在是士子誤國。”
聞聽此言,劉慶眉頭一挑,收起笑容。他覺得岳飛這話說的可有些重。也看出岳飛對士子的偏見。
“誒?我說岳賢弟,你這話可嚴重了。”李綱大為驚訝。
岳飛道:“李大哥,難道小弟說的不對嗎?”
“嶽賢弟,這國家是何人治理的?沒有這些士子,單靠一群只知道帶兵打仗的武人能行嗎?嶽賢弟,士子雖不能上陣殺敵,可也不像你說的誤國吧?”李綱激動地攤開雙手。
劉慶笑道:“李兄別激動,嶽賢弟也冷靜一下。嶽賢弟年輕氣盛,李兄你就擔待些。”他一身輕鬆的成了和事老兒。
“哼。”李綱拂了一下袖子。
岳飛便道:“是小弟言過了,還請李大哥原宥則個。”
李綱道:“算了,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太過偏頗罷了。”
岳飛道:“多謝李大哥原諒。至於偏頗,小弟不敢苟同。小弟的家人一致讓小弟參加科考,可小弟卻想參軍,誓要改變我大宋國強兵弱的局面。”
聽了岳飛的這番話,李綱不由得看著岳飛,眼神裡有了些驚奇。
岳飛又道:“如今我們大宋北有契丹,西有李夏朝,無不有侵吞我江山之意,就連南面的番邦小國交趾也時不時侵犯我大宋。若是我大宋兵強馬壯,他們豈能如此囂張?如今因為兵弱,害得我大宋每年要給他們敬上歲幣,以此換得和平。如此苟且偷生,小弟想想便覺得屈辱。”說完,他砸了一下桌子。眼中怒火熊熊。
劉慶覺得岳飛現在就是一個憤世的熱血少年。也許正是這樣的熱血,才讓他今後成為叱吒風雲的大將軍。
此時程雲吃飽喝足,已經站在劉慶身後,看到李綱和岳飛爭吵,覺得有點兒害怕。
劉慶笑吟吟地看著,聽著。他覺得,現在宋朝的情況不單單是輕武的問題,而是方方面面的問題。要想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非得大改革不成。
聽了岳飛的話,李綱嘆道:“賢弟所言,的確是屈辱。可這也為我大宋換得一世清平,不是嗎?”
“李大哥,哪裡有清平?要知道,那些狼是喂不飽的。今番覺得歲幣少了,就興兵來犯,逼你增加歲幣,這樣何時是頭兒?”岳飛也一攤手,神情既氣憤,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