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出來逃荒,還是出去做生意賺錢,宋英娘已經看明白,什麼都是弟媳婦,她是宋家二房的主心骨,弟弟愛寫字讀書,有心想成為秀才,她其實也是支援的,一旦弟弟成了秀才,他們二房不但有主心骨,還能揚眉吐氣。
她私心裡是支援茹娘拿錢供弟弟讀書的,弟媳婦從大戶人家出來,肯定也想將來的丈夫出人頭地婦憑夫貴。
宋簡茹耐心的等待小男孩,左等右等不見他開口,“那我幫你決定吧,去城南陸傢俬塾。”
“怎麼會是他?”
一個月下來,宋梓安打聽的挺清楚,留陳有三個私塾,一個書院,書院要有童生資格才能進,他進不了,這個先不說,三個私塾三位先生卻各有千秋,城西私熟是一位三十多歲的落弟秀才,學問不知道怎麼樣,可他只收富戶家的孩子,宋家沒錢肯定進不了,而另外兩位先生年紀相仿,都五十出頭,一個嚴肅板正教學嚴厲,另一個為人平易近人,教學卻有些隨心所欲,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送到嚴厲的竇君平竇老先生那裡去。
大媳婦要他進的竟然是教學隨心所欲的陸老先生。
“為什麼不會是他?”宋簡茹笑問。
“我……”他不懂。
宋簡茹問,“要是你確定選誰,我尊重你的決定,要是你不能決定選誰,我的意見是選陸老先生。”
“為什麼?”
宋簡茹莞爾一笑,“我先問你,一個月了,你也打聽了不少,你想選誰?”
竇先生,宋梓安差點脫口而出,字到喉嚨口改了,“陸……陸先生……”自從大媳婦帶著他們離開陳橋鎮,每一步都往更好的地方走,他有一種直覺,大媳婦的選擇有她的道理,他遵循了內心直覺。
“既然你也選擇了他,那麼一個月或是兩個月後,你再來告訴我,為什麼偏偏選陸鳴堂先生。”
讓他說?這不是他問的問題嗎?帶著滿腦疑問,宋梓安花光了家中剛剛積攢的全部積蓄進了私塾學習,對於大宋朝普通貧民來說,沒人會做出這樣奢侈的決定。
秀才不是那麼好養的,那是要花大筆銀子的,只有小富以上家庭才會考慮要不要送一個男孩上學堂光宗耀祖。
宋簡茹來自千年之後,知識改變命運,已經是常識,就算不改變命運,認字、算數,也是一個人生存的必備技能。
第一日上學,宋簡茹把他送到衚衕口,再次檢查了他的筆墨紙硯,理了理他的衣衫,鄭重的說道,“上學歸上學,散學回家,該做的家事,一樣不能少,明白嗎?”
“嗯,我知道。”宋梓安點點頭。
“明白就好,去吧。”宋簡茹揮揮手。
宋梓安再次點點頭,轉身上學,晨風拂柳,旭日東昇,街道喧鬧,一切跟往常一樣,又什麼都不一樣,不知是腳重還是頭輕,總有種失真的感覺。
喜歡宋二孃的錦繡姻緣請大家收藏:()宋二孃的錦繡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